數據新聞
企業謊報男女薪酬差異比 數據會說真話 | 數據新聞精選
|
前有BBC中國主編Carrie Gracie因男女薪酬不均辭去中國的職務,後有《金融時報》報道的一個怪象:Hugo Boss,Dana等六家企業在向英國政府提交男女薪酬差異數據後,在公開系統里反覆修改,把男性薪酬高於女性這一事實,改成女性薪酬更勝一籌,就連負責管理這個系統的政府衛生部門也是如此。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uncategorized/page/3/zh-hant/)
前有BBC中國主編Carrie Gracie因男女薪酬不均辭去中國的職務,後有《金融時報》報道的一個怪象:Hugo Boss,Dana等六家企業在向英國政府提交男女薪酬差異數據後,在公開系統里反覆修改,把男性薪酬高於女性這一事實,改成女性薪酬更勝一籌,就連負責管理這個系統的政府衛生部門也是如此。
美國當地時間1月22日,為嘉獎利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行報道而設立的菲利普·邁耶獎揭曉,《芝加哥論壇報》揭開藥品安全網缺口的報道斬獲2017年頭獎,ProPublica對破產保護政策中種族差異的揭露,以及巴伐利亞廣播公司與《明鏡周刊》合作的、有關德國房地產市場上歧視外國人的報道分列二三位。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全球或地區性新媒體、新聞學院和研究中心,開始通過運營網站、發布新聞簡報、開展網絡課程、組織記者培訓項目等方式,報道與傳播行業內的創新嘗試,提供行業趨勢觀察與分析,以激發更多能推動行業變革的想法,探求商業和內容生產模式的新出路。
十年前由娛樂新聞起家,2013年始建調查團隊的網絡媒體Buzzfeed,如今已成美國調查新聞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內部,娛樂與嚴肅新聞內容兩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調查報道理念與操作跟傳統媒體相比有何不同?
在技術、市場、輿論環境等正快速改變着新聞生態的當下,中國國內的調查性報道現狀如何?調查記者分布於何處、待遇和處境有何變化?12月4日,一份題為《新媒體環境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正式發布,通過分析全國性普查所得數據,探討當前國內調查記者的總體特徵、職業觀念和生存狀態。
有一回,他執著於呈現自己搜集到的資料,剖析複雜的關係圖,結果跟編輯來來回回磨了十次。後來,他的編輯要求他,把那改了十次的草稿丟了吧!“想一想,寫一篇你母親也能看懂、有興趣的故事。”他真的打了電話給母親,從敘事到談人,故事結構整個調整。新稿一次過關。
2014年7月底,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因嚴重違法違紀被中央開除黨籍,多名部下和親屬被帶走調查。消息一出,中國新聞機構紛紛發表相關調查報道。其中財新傳媒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出品的《周永康的人與財》以互動頁面的形式清晰展現事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網,點擊量超過400萬。
2004年10月18日,泰瑟國際公司領導人史密斯宣布,美國軍方對泰瑟槍進行的研究表明,這種武器整體效果較好,不會產生致命後果,沒有實質性風險。隨後,它因其“非致命性”而作為警用自衛武器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廣泛使用。然而,路透社從8月開始發布的系列調查報道卻揭示了不一樣的結論。
通過這些獲獎報道我們不難發現,信息的公開透明,信息獲取渠道、技術手段、法律保障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正為當下數據時代的調查報道帶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