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性新闻
从“是什么”到“为什么”,解释性报道如何把新闻边界“拓宽一厘米”
|
通过梳理背景材料,以长篇叙事、数据图表、图片影像或交互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与分析事件根源、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解释性报道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新闻议题。结合国内外报道范例,网易新闻的闻烜介绍了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脉络,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的整理,在此分享。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uncategorized/page/7/)
通过梳理背景材料,以长篇叙事、数据图表、图片影像或交互可视化等方式,来呈现与分析事件根源、影响范围与发展趋势,解释性报道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复杂的新闻议题。结合国内外报道范例,网易新闻的闻烜介绍了解释性新闻的发展脉络,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的整理,在此分享。
“假新闻”隔三岔五见诸报端网络,持续引发媒体和公众热议。不同背景的研究者如何看待假新闻问题,又提出了怎样的应对方案?本期精选为你分享两个假新闻研究案例,以及欧洲数据新闻的发展现状。
如今,情绪常比事实更容易左右舆论。在《卫报》数据编辑Helena Bengtsson看来,去连接这样“重情绪轻事实”的读者,并更好地与之对话,是媒体的当务之急。
过去20年来,互联网技术极大地改进了调查报道的方法和传播方式,有效扩大了报道的影响力。在现任BBC互联网研究专家Paul Myers看来,对于现今的新闻业,技术有哪些价值、又提出了哪些挑战?
全球深度报道网的“每周数据新闻精选”(Top Ten #ddj),将分享由社交网络程序NodeXL统计得到的最热门#ddj话题推文,盘点全球数据新闻的趋势、成果、创意和趣味。本期分享微软关于女性对理工类学科态度的研究,欧洲恐袭时间线,一款卫星图像搜索引擎及更多数据可视化资源。
美国当地时间4月4日,2016年调查记者与编辑协会大奖(IRE Awards)结果出炉。关于美国体操教练与医生行业的性侵丑闻,特殊儿童与其他弱势群体的教育、住房、医疗问题,化学品爆炸及游乐场事故等调查报道获得殊荣。
从自闭症少年雷文峰到山东“刺死辱母者”于欢,近期一系列揭露社会痼疾的深度报道引发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促使官方采取行动,也让公众和业界重新开始探讨深度报道的价值。深度网经授权转载RUC新闻坊对《北京青年报》总编辑余海波的专访,看他如何定义深度报道,以及对做出突破性的深度报道有何心得。
如何有效处理大量的信息?《芝加哥记者报》这份调查是个很好的参考。该报调查团队通过整理数百份法院文件信息,披露芝加哥政府为解决警察渎职官司的每一笔花费,并建立了一个网页应用来呈现所有的数据。他们是怎样做的?
看似客观的数据,实际上可能会受到收集流程中的种种因素影响,而不能够客观地反映事实。因此,数据科学家Heather Krause认为,做好数据分析与报道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数据档案,从数据收集的各个环节深入了解数据。在下文中,Krause结合报道实例,解释了考究数据背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一个属于数据的档案。
近几年,在不同的亚洲国家,读者对独立可信、关注公众利益的调查报道的需求与日俱增,一批独立网络媒体应运而生。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两场创业媒体工作坊,邀您听亚洲五家独立网媒的五位主编深入探讨网媒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