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
報道亞洲 | 聽美聯社普利策獎得主聊調查心得
|
新晉普利策獎獲得者,美聯社記者Esther Htusan和Martha Mendoza將參與9月份舉辦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探討“揭露現代人口販賣與奴役”(Exposing Human Trafficking & Slavery),分享調查心得。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category/uncategorized/page/8/zh-hant/)
新晉普利策獎獲得者,美聯社記者Esther Htusan和Martha Mendoza將參與9月份舉辦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探討“揭露現代人口販賣與奴役”(Exposing Human Trafficking & Slavery),分享調查心得。
前《波士頓郵報》“聚焦”小組編輯、普利策獎得主Walter V. Robinson將出席今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分享調查經驗和對調查新聞現狀的看法
說起網絡搜索,大家都不陌生,但如何能用網絡搜索查出關鍵人物和事件線索?如何用多個工具完成系統調查?BBC互聯網研究專家Paul Myers多次參與新聞機構和會議培訓,此次還將參加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帶來新分享。想知道他有何“人肉”妙招?不妨看看深度君的整合清單吧!
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每周數據新聞精選”(Top Ten #ddj),將分享由社交網絡程序NodeXL統計得到的最熱門#ddj話題推文,盤點全球數據新聞的趨勢、成果、創意和趣味。本期精選帶你細看美國媒體生態,特朗普首份預算案與氣候變化趨勢,並推薦繪製六邊形地圖的實用工具。
如今,越來越多的深度報道都涉及對數據的調查、解讀與分析。不熟悉數據或編程的情況下,傳統文字編輯如何能更好地審閱數據報道,發現問題或漏洞,確保報道的數據可靠、信息準確?NICAR2017(計算機輔助報道)大會上,《華爾街日報》和佛羅里達州《棕櫚灘郵報》的兩名調查編輯與同行分享了經驗。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獨家報道山東青年於歡刺殺侮辱其母親的催債人,被判無期徒刑。事件曝光後,多家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展開追蹤報道,揭開了民間高利貸和暴力催債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輿論風波。
沒有豐厚預算,缺少可用數據,小型新聞機構如何做出有影響力的數據新聞?在NICAR2017大會上,國際NGO Internews數據記者Eva Constantaras 為希望建立自己數據團隊的小型機構,提供了幾點寶貴經驗與案例參考。
團隊人手或技能不足,如何能搞定涉及海量數據的報道選題?去年,ICIJ(國際調查記者同盟)的一項大型跨國調查足以給各地媒體提供啟發——不妨聯手同行,組團攻堅。
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每周數據新聞精選”(Top Ten #ddj),將分享由社交網絡程序NodeXL統計得到的最熱門#ddj話題推文,盤點全球數據新聞的趨勢、成果、創意和趣味。本期精選帶你看數據如何揭示趨勢,以及可視化如何化身記筆記、釋知識的利器。
捏造假新聞只在一念之間,而要驗證以及持續防禦假新聞,並減少其對新聞媒體公信力的損害則非一日之功。“事實核查元年”(2016)至今,國際新聞界對假新聞泛濫的局面進行了有力回擊:建立國際事實核查網絡;新聞機構與社交媒體聯手創新,另闢蹊徑曝光不靠譜信源;以及嘗試建立參與性自治機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