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
你最喜歡的新聞工具是什麼?我們採訪了8位調查記者
|
合適的新聞工具會讓記者事半功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調查記者,分享了他們今年最喜歡的新聞工具,內容包括數據庫、寫作工具、開源調查工具、網頁監測工具等等。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16/zh-hant/)
合適的新聞工具會讓記者事半功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調查記者,分享了他們今年最喜歡的新聞工具,內容包括數據庫、寫作工具、開源調查工具、網頁監測工具等等。
去年9月,一家以“面對複雜”為信條的新媒體——“正面連接”上線了,除了追求傳統意義上的信息增量,他們還在試圖拓寬理解增量的邊界。在“正面連接”上線一周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活下來,並展現這個世界視而不見的重要部分。
8月,川渝地區出現極端高溫和乾旱災害,水力發電能力不斷降低。於是,限電開始了。在戶外工作的裝卸工人、環衛工人面臨中暑、熱射病甚至死亡的威脅一般民眾則各施各法、四處奔波,應對突然其來的停電。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8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專業的記者網絡可以成為同行之間互相支持與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以男性為主的調查新聞業中,向女性同行尋求支持可能會很有幫助。因此,在《給女性媒體人的工作指南》第二部分,我們整理了全球和地區性的女性記者網絡。
一篇好稿的誕生,除了前線記者的功勞,後方編輯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從一開始對選題角度的把握,到採訪過程中與記者的溝通協作,再到拿到初稿時對方向、結構和內容的拿捏,編輯就像是稿件的“產品經理”,在記者和讀者之間扮演着“雙向翻譯”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