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精選
深度報道精選:生為女性是原罪嗎?
|
“唐山打人案”轟動中國網絡輿論。要求女性主動規避風險,肩負自我保護的特殊負擔,真的能為她們帶來安全?還是會將她們的生活和行動置於處處恐懼之中?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六月幾篇值得一讀的深度報道。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19/zh-hant/)
“唐山打人案”轟動中國網絡輿論。要求女性主動規避風險,肩負自我保護的特殊負擔,真的能為她們帶來安全?還是會將她們的生活和行動置於處處恐懼之中?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六月幾篇值得一讀的深度報道。
藉助衛星圖像、地理信息數據庫等工具,調查環境破壞正在變得越來越容易。在這篇文章中,來自環境調查論壇的記者分享了他們最常用的工具和數據庫,包括監測全球天然氣燃燒的“燃燒地圖”、谷歌地球引擎和區域性的調查數據庫。
如何讓用戶願意付費並持續付費,仍舊是困擾新聞業的一大難題。統計數據顯示,美國雜誌媒體訂閱數在疫情期間持續降溫,印刷報業更是下滑明顯,過去兩年內訂閱數總體下滑7%。這篇文章編譯了近期多份研究成果,挖掘新聞業“付費難”困境背後的潛在受眾心理並探索可行的出路。
對記者來說,保護消息源是一項重要的工作。但在雲時代,數據同步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潛藏泄露風險。在這篇文章中,數字安全培訓師 David Huerta 分享了如何透過簡單的設置,保護你的通訊錄信息不被泄露。
今年普利策獎國際報道獎得主是《紐約時報》關於美軍空襲造成敘利亞平民傷亡的報道,在這篇文章中,這組報道的參與者分享了他們是如何想到這個選題,以及如何利用開源工具、數據庫和公開信息申索而最終完成了這篇重磅調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