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
2021 年全球調查類播客精選
|
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通過播客來呈現調查故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列出了2021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值得一聽的調查播客,內容涵蓋了跨國數字貨幣騙局、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和針對農村老人的連環謀殺案等等。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26/zh-hant/)
越來越多的媒體開始通過播客來呈現調查故事。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列出了2021年迄今為止全球最值得一聽的調查播客,內容涵蓋了跨國數字貨幣騙局、性暴力受害者的故事和針對農村老人的連環謀殺案等等。
這個月,我們來看看這些報道里的主人翁,都在為了什麼而堅持和等待。香港四座工廠大廈的逼遷大限前,他們卻只能自生自滅,試過兩度向政府發信,至今卻仍然沒有迴音。
距離新冠疫情爆發已經快兩年時間了,隨着越來越多的人都接種了疫苗,人們的生活也開始慢慢恢復常態。在這個後疫情時代,數據新聞可以哪些角度呢?馬來西亞知名數據記者郭史光慶在篇文章中總結了追蹤不平等、衡量疫情對弱勢群體影響等五個角度。
挪威的諾貝爾委員會今年決定將和平獎授予兩名記者,在社交媒體傳播上大量虛假信息泛濫的當下,這一決定可以激勵記者們回歸本質——更加專註於尋求新聞事實。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創始人、資深記者陳婉瑩在這篇文章中反思了新聞業的現狀,並討論了雷薩(Maria Ressa)和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獲獎的意義。
新冠疫情之下,記者要往往面臨著城市封鎖、感染風險、工作量增加、社交孤立以及屏幕疲勞等諸多挑戰,很容易導致職業倦怠和心理創傷。在2021年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兩位專家就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提出了許多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