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技術
如何從官方數據中發掘新聞選題?
|
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對一般人來講都很枯燥,作為記者,要如何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發掘新聞選題,並運用這些數據解讀背後的經濟現象?經濟記者魯毅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她的經驗與思考。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34/zh-hant/)
官方公布的經濟數據對一般人來講都很枯燥,作為記者,要如何從這些枯燥的數據中發掘新聞選題,並運用這些數據解讀背後的經濟現象?經濟記者魯毅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她的經驗與思考。
新冠疫情在給傳統媒體帶來衝擊的同時,也在為新媒體創造機遇。如何才能順應時代潮流,實現媒體的互聯網轉型?在這篇文章中,來自亞洲各地的專家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包括改變工作流程,建立多元的營收模式等,但最重要的,是改變公司文化和員工的思維方式。
據統計,在世界範圍內,每100人中有約2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在美國的監獄裡,這一比例達到了驚人的34%,情況是如何變得這麼糟糕的?美國總統拜登承諾到2030年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到2005年水平的一半,讓人們將目光聚焦在碳排放與相關的環境議題上。在中文互聯網上,經典電影的重映與「金三銀四」的離職潮也站上了熱搜。數據記者們選擇了哪些角度、使用哪些方法來向讀者呈現這些話題?全球深度報道網編輯精選了四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尼去年被投毒後,至今沒有任何一個執法機構對這起案件進行調查。這時,調查記者們站了出來。來自英國調查新聞網站 Bellingcat 和俄羅斯 The Insider 進行了一項聯合調查,證明了俄羅斯安全機構和該案的聯繫。在這篇文章中,調查記者們解釋了為什麼會使用黑市數據來協助調查,並探討了其中的倫理問題。
在不久前的 NICAR 數據新聞大會上,專家們分享了幾十款特別適合遠程辦公使用的新聞工具:將你的手機變成外置攝像頭、將小屏幕變成雙屏顯示、測試推特粉絲的性別比例、強化社交分享功能的轉寫工具……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