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故事
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用互動漫畫揭示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
全球深度報道網成員、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 一直在調查重金屬污染問題。那些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受害者到底經歷怎樣的厄運?他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有怎樣的遭遇?在最新發表的系列報道中,Convoca 選擇以互動漫畫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40/zh-hant/)
全球深度報道網成員、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 一直在調查重金屬污染問題。那些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受害者到底經歷怎樣的厄運?他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有怎樣的遭遇?在最新發表的系列報道中,Convoca 選擇以互動漫畫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在這期「工具箱」欄目中,我們採訪了俄羅斯非營利調查新聞網站 IStories 的總編輯羅曼·阿寧。2009年,他就加入了「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項目」,多年來參與了多宗腐敗案件的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他需要高度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對海量數據進行批處理,哪些工具幫助他實現了這些目標?
來自中國、法國和印度的三位在調查性暴力案件方面頗具經驗記者,分享了她們的調查技巧:與受害者(倖存者)建立信任關係的同時,又要保持客觀性,對信息進行多方求證;不要忽略男性目擊者的意見;謹慎選擇採訪和報道時的措辭;直到最後一刻,受訪者的同意都至關重要……以及「性侵與性無關,它只與權力有關」。
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在這次選舉中,各家媒體是如何用可視化即時呈現選情的?身處美國之外的我們,又能通過什麼樣的角度觀察這次選舉?北半球進入冬季,許多國家的疫情又開始出現反覆,各國政府的應對政策真的有效嗎?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1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對於數據記者來說,在報道中公開重要信息和保護信息背後的個人隱私之間需要取得平衡。當今這個無處不在收集數據的時代,這種挑戰尤其突出。記者如何在不影響報道的前提下保護隱私數據?數據科學家 Vojtech Sedlak 在這篇文章中提出了幾點可操作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