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
Ground News:用對觀「對沖」媒體偏見
|
在這個「立場先於事實」的後真相時代,如何才能分辨不同媒體的偏見,最大限度還原新聞事實?新聞聚合應用 Ground News 將不同媒體對同一單新聞的報道放在一個條目下,同時羅列各個媒體的立場,讓你透過對觀新聞「對沖」媒體偏見。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48/zh-hant/)
在這個「立場先於事實」的後真相時代,如何才能分辨不同媒體的偏見,最大限度還原新聞事實?新聞聚合應用 Ground News 將不同媒體對同一單新聞的報道放在一個條目下,同時羅列各個媒體的立場,讓你透過對觀新聞「對沖」媒體偏見。
對採訪者來說,許多受訪者都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敘事,要攻進這套系統之中,並建立新的——真實而非完美的對話,是一件很難的事。在這篇文章中,《人物》記者李斐然和編輯朱柳笛以採訪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的稿子為例,分享了如何在訪問中打破受訪者的「標準敘事」。
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許多會議、講座、研討會都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如果你是一場線上研討會的組織者,哪些工具可以幫到你?支持亞洲新創媒體的機構 Splice Media 聯合創始人 Alan Soon 在嘗試了很多款工具後,和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心得。
因為疫情而出台的限制措施,讓外出採訪變得非常困難。待在家中有沒有可能繼續調查報道?答案是肯定的,最近 BBC 網絡調查專家保羅·邁爾斯開設了一個「大師班」,傳授了各種實用的開源調查工具實用方法和搜索技巧。
現在,全球各地的非營利媒體機構都在借用商業媒體的策略以可持續發展。除了訂閱制之外,非營利媒體可以開拓哪些商業策略?如何根據自身特性有效運營這些商業策略?在媒體經營管理戰略方面有着近二十年的經驗 Ross Settles 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