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精選:透過數據,看見疫情的另一面
|
5月,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五百萬,「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仍在全球絕大部分地區繼續實施。關於死亡人數的統計、群體免疫的可行性、隔離期間的家庭暴力等話題的討論更加激烈與深入。對於這些問題,數據新聞從業者是如何回應的?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49/zh-hant/)
5月,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突破五百萬,「保持社交距離」的政策仍在全球絕大部分地區繼續實施。關於死亡人數的統計、群體免疫的可行性、隔離期間的家庭暴力等話題的討論更加激烈與深入。對於這些問題,數據新聞從業者是如何回應的?
絕大部分中文網站都沒有提供 RSS 鏈接,為了盯住新聞的更新,我們常常不得不逐一點開每個媒體的公眾號/網站/App 來看,繁瑣的操作過程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今天向大家介紹的這款應用「快知」就可以大大提高你的信息篩選和閱讀效率。
「新人道主義新聞社」最初是一間聯合國機構,5年前脫離聯合國獨立運營,目前聚焦於人道主義新聞領域,監察聯合國、非營利組織和國家機構,放大陷入人道災難中人們的聲音。他們緣何轉型?又憑藉什麼可持續發展?
《紐約時報》的「隱私項目」揭示了數據公司從數百萬智能手機用戶中收集數據的活動,並將手機被追蹤的情況進行了可視化處理——從五角大樓、白宮到舊金山的街道,到處都有人的手機被追蹤。《紐約時報》是如何將這一龐大的產業進行可視化呈現的?
古巴數據記者 Barbara Maseda 是開源數據項目 Proyecto Inventario 的創始人,這個項目旨在讓記者獲取關於古巴方方面面的數據和文件。古巴是一個互聯網開放程度非常低的國家,在這樣的環境中,她用哪些工具讓數據變得更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