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訪談
正午郭玉潔:我做完了我這一份責任,讀者也要承擔起他們的責任
|
資深媒體人、界面·正午的主編郭玉潔經歷了過去20多年來媒體行業的變化,當她面對內容媒介的轉移、作者和讀者關係的變化、寫作和經營的衝突,是如何思考、又如何應對的呢?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age/56/zh-hant/)
資深媒體人、界面·正午的主編郭玉潔經歷了過去20多年來媒體行業的變化,當她面對內容媒介的轉移、作者和讀者關係的變化、寫作和經營的衝突,是如何思考、又如何應對的呢?
對任何寫作者來說,文章的開頭是不容易寫的,對於深度報道作者來說尤其如何。在這篇文章中,資深新聞人 Paul Bradshaw 總結了七種文章開頭的寫作方法。如果你正在為如何寫開頭而苦惱,不妨讀一讀這篇文章吧!
現在,越來越多的記者選擇自由撰稿作為自己的職業。與在機構工作相比,自由撰稿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但它同時也有些弊端——收入並不穩定,或是採訪完一圈之後發現收集到的材料完全用不上。如何成為一個成功的自由撰稿人?在第11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三位資深的自由職業者分享了他們的看法。
在今天,以一人之力恐怕難以跨過那些無形的壁壘,但我們可以把自己訓練成更熟練的搭橋者,透過跨境合作來共同發掘和報道有意義的選題。身在會場的哪個角落,你都能看到新聞工作者們三五成群地交流心得,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無疑為跨境合作提供了開花結果的土壤。
在為期四天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各種各樣的故事正發生在世界的各個角落,它們背後有人在持續地追蹤和記錄。且不論在大會上能學到多少調查報道經驗或新聞呈現技術,單是交流本身,就足夠有意義。因為這是打破刻板印象的開始,是相互理解與協同合作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