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調查新聞記者協會
逆風生長——阿拉伯調查性報道的前世今生
|
在如今硝煙不斷、動蕩加劇的阿拉伯世界,調查性報道走過了怎樣的一段歷程?在阿拉伯調查新聞記者協會十周年紀念之際,其執行總監Rana Sabbagh回顧了協會的初創經過,其為推動阿拉伯地區的自由言論、獨立報道和問責制度發展所作出的努力,以及阿拉伯記者們如何在種種困難前頑強求生,無畏地追求與捍衛真相。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homepage-featured/page/14/zh-hant/)
If you are using the Newspaper or Carousel optional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posts to display them in the featured area on the homepage
在如今硝煙不斷、動蕩加劇的阿拉伯世界,調查性報道走過了怎樣的一段歷程?在阿拉伯調查新聞記者協會十周年紀念之際,其執行總監Rana Sabbagh回顧了協會的初創經過,其為推動阿拉伯地區的自由言論、獨立報道和問責制度發展所作出的努力,以及阿拉伯記者們如何在種種困難前頑強求生,無畏地追求與捍衛真相。
社會動蕩加劇、媒體壓力增大的一年,阿拉伯地區的記者們仍在突破一個個禁區,做出了不少優秀的調查報道。揭露公權濫用、醫院遺體堆積、部隊虐兵等故事獲得本年度阿拉伯調查報道獎。
第十四屆拉丁美洲調查新聞獎於上周在巴拿馬頒布。墨西哥法外處決調查、巴西非法佔地與伐木的犯罪鏈報道,以及跨國文物走私調查的三個故事成為本年度贏家。
今年9月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來自亞洲及全球不同國家地區的300多名記者齊聚一堂,交流經驗,共商調查報道的未來。這樣大型的交流給台灣記者彭筱婷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大會上了解到哪些前沿調查技術?她對調查報道、對台灣的新聞業又有哪些新的思考?
倫敦時間12月6日晚,2016英國新聞獎評選委員會在倫敦出版業工會禮堂宣布了獲獎名單。該獎項的設立旨在重振英國新聞業,鼓勵與推廣能吸引公眾、又能對公共利益產生積極影響的新聞報道,並尤其關注報道的社會意義。今年有哪些面向英國受眾的報道獲得嘉獎呢?
開放數據的影響,正逐漸在全球顯現——更大的投資回報、創造就業機會、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社會保障與醫療水平……英國開放數據研究所(ODI)的創業挑戰項目,激發了一系列的數據創新,並展示了開放數據的巨大潛力。
數字新聞倡議(DNI)是谷歌與歐洲新聞出版商之間的一個合作項目,目的是通過科技和創新來支持高質量的新聞報道。今年獲得谷歌倡議基金資助的名單中,第一次包括了數量可觀的調查項目。其中有七個來自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成員組織。怎樣的項目能獲得谷歌青睞?這些項目如何體現數字創新?
近年,數據新聞的熱潮有增無減,吸引着無數行業內外的弄潮兒。傳統記者如何在數據時代轉型?毫無新聞基礎的數據愛好者如何躋身炙手可熱的數據新聞行列?美國數據科學在線教育平台DataCamp的記者Karlijn Willems,近日分享了“八步”自學計劃以及豐富的學習資源,以供有志從事數據新聞、尤其是從零基礎開始希望通過自學成才的人士參考。
保定墜井男孩救援直播,“常熟童工”卧底視頻調查,影像或多或少都會帶領觀眾“走進”現場,更直觀地認知新聞事件。如何做好影像調查?法國電視二台資深調查記者Jean-Baptiste Renaud總結了這些實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