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參與
ProPublica:“用戶參與”即新聞
|
用戶參與在調查新聞里的分量與日俱增。新聞編輯部收集信息的方式從傳統模式走向眾包,後者已成時下熱門,它讓更多讀者的人生故事為大眾所知。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homepage-featured/zh-hant/)
If you are using the Newspaper or Carousel optional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posts to display them in the featured area on the homepage
也許很少有人會知道,每四天,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就有一名記者被殺害。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調查數據,2006至2016年間,全球有930名記者被殺害。除了令人心驚的死亡人數之外,這個調查還發現,過去11年里,針對記者的每十起犯罪中,只有一起被定罪。
2004年10月18日,泰瑟國際公司領導人史密斯宣布,美國軍方對泰瑟槍進行的研究表明,這種武器整體效果較好,不會產生致命後果,沒有實質性風險。隨後,它因其“非致命性”而作為警用自衛武器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廣泛使用。然而,路透社從8月開始發布的系列調查報道卻揭示了不一樣的結論。
兩年一屆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通常將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時間裡,通過100多場研討會、工作坊等環節,給予深度報道記者快速“充電”的機會。而自16年前於歐洲誕生以來,在每屆的五天以外,我們逐漸看到,全球大會的影響正從一個個受益的記者個體擴展到更多元的組織和更廣闊的地區,給各地的深度報道實踐、新聞素養水平帶來積極改變。
媒體推出的可視化新聞良莠不齊,水準忽上忽下,卻少有懂行的同行或讀者給予反饋。本周的數據新聞給讀者介紹由Perceptual Edge網站創始人、信息視覺化專家Stephen Few提出的一個標準化衡量規則,評價可視化是否達到了必要的效果。
當編輯部迎來“產品經理”這一新角色,新聞可以有怎樣的改變?傳統的采編團隊應如何理解前者並與其展開新型合作?全球深度報道網與美國得克薩斯州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Cindy Royal教授對這些問題作了探討。
拉斯維加斯的槍擊案造成58人死亡,成為美國歷史上迄今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單人犯案槍擊案。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介紹過去兩年里美國與槍擊案有關的各種類型數據庫、可視化和新聞互動項目。
通過這些獲獎報道我們不難發現,信息的公開透明,信息獲取渠道、技術手段、法律保障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正為當下數據時代的調查報道帶來越來越多的可能性。
正在尋找提升專業技能或拓寬視野的機會嗎?是否厭倦了編輯部繁雜的日常工作呢?你可以考慮通過申請獎學金進修或進行研究,為未來充電。我們搜集了適合深度報道記者的國際性獎學金和訪問學者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