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精选
数据新闻精选:新冠疫情如何冲击了美国监狱系统?
|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100人中有约2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在美国的监狱里,这一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4%,情况是如何变得这么糟糕的?美国总统拜登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2005年水平的一半,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碳排放与相关的环境议题上。在中文互联网上,经典电影的重映与「金三银四」的离职潮也站上了热搜。数据记者们选择了哪些角度、使用哪些方法来向读者呈现这些话题?全球深度报道网编辑精选了四月值得一看的数据新闻。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17/)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据统计,在世界范围内,每100人中有约2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在美国的监狱里,这一比例达到了惊人的34%,情况是如何变得这么糟糕的?美国总统拜登承诺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2005年水平的一半,让人们将目光聚焦在碳排放与相关的环境议题上。在中文互联网上,经典电影的重映与「金三银四」的离职潮也站上了热搜。数据记者们选择了哪些角度、使用哪些方法来向读者呈现这些话题?全球深度报道网编辑精选了四月值得一看的数据新闻。
俄罗斯反对派领袖纳瓦尼去年被投毒后,至今没有任何一个执法机构对这起案件进行调查。这时,调查记者们站了出来。来自英国调查新闻网站 Bellingcat 和俄罗斯 The Insider 进行了一项联合调查,证明了俄罗斯安全机构和该案的联系。在这篇文章中,调查记者们解释了为什么会使用黑市数据来协助调查,并探讨了其中的伦理问题。
在不久前的 NICAR 数据新闻大会上,专家们分享了几十款特别适合远程办公使用的新闻工具:将你的手机变成外置摄像头、将小屏幕变成双屏显示、测试推特粉丝的性别比例、强化社交分享功能的转写工具……一起来看看吧!
采访经历过暴力、犯罪或是灾难等创伤事件的受害者/幸存者是一件很棘手事情,这类访问可能会有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的风险,或是其他道德困境。墨西哥调查记者 Marcela Turati 从事多年创伤事件的采访,在这篇文章中,她和我们分享了采访受害者/幸存者的15点建议。
一直以来,我都苦于找不到一款适合记录灵感的轻量笔记应用,直到我遇见了 flomo。它是随性的和私密的,在上面记笔记就感觉像是在和自己对话,而许多选题的灵感,都会在这样的时刻发生。
想要让你的内容在网上受到人们的注意,并与用户建立长期的关系。就需要制定详细、可实施的内容运营策略。从如何进行用户画像,到具体要在哪个社交平台发力,再到如何使用工具去评估内容表现,GIJN 的数字运营总监 Rossalyn Warren 撰写了这份内容运营指南。
深度报道播客要怎么做?《The Real Story》是如何确定选题和进行采访和制作的?节目发布后,要如何经验听众社群?媒体孵化的播客节目,又会对媒体报道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全球深度报道网采访了节目的主持人刘致昕和制作人蓝婉甄,请他们分享制作中文深度报道播客的方法与经验。
3月,以亚裔为目标的暴力事件在美国点燃了新一轮的抗议潮;长赐号因搁浅卡在苏伊士运河,导致了全球航运的堵塞;欧洲新一波疫情反弹,关于病毒源头、传播以及疫苗接种的讨论仍在继续。对于这些重要的新闻议题,数据记者们采取了怎样的视角、使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呈现?如果你也想以数据作为切入点制作相关报道,有哪些好用的开源工具或资料库能够助你一臂之力?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这些本月值得一看的数据新闻与实用资源。
愈来愈多大学将资源投放于调查新闻的教学与实践。去年10月,有6个以大学为基地的调查报道中心加入了 GIJN。在这篇文章中,Olivier Holmey 采访了挪威、日本、南非和北美几间大学调查报道中心,探寻这一趋势背后的原因和这个模式的优劣之处。
“核真录”原本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事实核查》课程的教学实验号,从2017年创办至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平均每月发稿3-4篇、有着近3万微信粉丝的事实核查媒体。和专业媒体不同,它完全由在校学生自己运作,但同时又保持着和专业媒体一样的新闻专业主义。“核真录”的采编流程是怎么样的?学生们如何确保核查的准确性?作为校园媒体,它面临哪些运营上的困难?在这篇文章中,腾讯全媒派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指导老师郑佳雯和主编倪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