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精选:巴以冲突,来自双方平民的讲述

网络上充斥关于巴以冲突的夸张、虚假和未经验证消息,媒体的客观报道变得更加重要。《三联生活周刊》整理了身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双方平民的讲述,试图呈现他们在战火、恐惧、伤亡之中的处境。《澎湃新闻》则利用数据、信息地图等,重构本轮冲突爆发的头12天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10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人脸识别以外,调查记者还应用到哪些尖端科技呢?

调查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有赖于传统调查技术和尖端科技工具的结合。拥有最好的技术和工具,可以帮助媒体和记者保持领先位置,并且讲述具影响力的新闻故事。在第13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一场研讨会上,专家讨论了他们最近进行的调查,以及他们最喜爱使用的方法和工具,包括人脸识别服务、档案分类工具等。

如何使用在线问卷助力调查报道?

一份问卷调查若能设计得宜和分发准确,可以为你的调查报道建立起强大的数据库。在第13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上,CORRECTIV.Lokal 记者 Miriam Lenz 主理了一个工作坊,分享以问卷调查来推动调查报道的一些入门技巧。

团结一致:给女性调查记者的建议

“决定我们关注哪些议题的那一群人,曾经都是男性,但这种情况正在改变。” 在第13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一场关注女性新闻工作者处境的研讨会上,一位讲者如此说道。女性要加入调查新闻行业、从事深度报道,往往要面对跟男性不一样的困难。研讨会讲者分享了她们的经验,强调了建立支援网络和创建互助社群之重要。

如何记录战争罪行,发挥追究责任和保护文明的力量?

战争罪行调查报道是追究相关责任的关键。摄影记者拍下的照片、记者在现场检获的物证,都有可能成为日后战争法庭上的呈堂证据。此外,大多数战争罪犯的终极意图,就是消灭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追寻战场上的真相,也是一项建设和保护社会的行动。那么,记者该如何调查和记录战争罪行为?

“不要放弃”:DIG 电影节公布2023年度奖项入围名单

每一年,“DIG 电影节”的评审团都会仔细检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份参赛作品,挑选出最优秀的调查纪录片和播客。最近,评审团公布了今年的各个奖项类别入围名单,包括25部纪录、6个播客节等。9月较后时间,评审团将会在意大利摩德纳市召开会议,决选得奖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