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深度报道大会
#GIJC19 侧记:无所不在的“媒体”,无处不能发掘故事的记者
|
“新闻业寒冬”和“后真相时代”是近年人们说到新闻媒体时最常提起的词汇。但在这次大会上,我见到的记者和他们不知用多少力气跟细胞做出来的故事,却把我对未来的期待撑得有血、有泪、有光。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29/)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新闻业寒冬”和“后真相时代”是近年人们说到新闻媒体时最常提起的词汇。但在这次大会上,我见到的记者和他们不知用多少力气跟细胞做出来的故事,却把我对未来的期待撑得有血、有泪、有光。
9月26日到29日,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在德国汉堡举行,在这四天时间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700多名新闻人齐聚一堂,分享自己的从业经验与心得,共同探索调查报道和数据新闻的未来。
身为记者,你是否曾因要阅读上千份文件报告或是整理数百万条资料而感到心力交瘁?现在,你可以将这些机械的工作慢慢交给人工智能了,它可以模仿人类进行学习、推理,并进行自我修正。对于如何在报道中运用人工智能进行辅助,BBC 的数据记者 Paul Bradshaw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了他的心得。
今天,假新闻泛滥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事实核查和调查虚假信息已成为新闻人必备的技能之一。在第十一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BuzzFeed 媒体编辑、事实核查专家 Craig Silverman 分享了他在对抗假新闻方面的经验。
如何进行好的采访?来自 NPR 和 CNBC 的资深调查记者给出了13条建议,包括:建立采访策略、提前准备好问题、保持礼貌与尊重、问开放性问题、装傻、让你的采访对象把话说完、及时整理采访录音等等。
对于数据隐私的高涨呼声对深度调查报道有怎样的影响?如果只能向一个网络知识很有限的记者推荐四个搜索工具,Paul Myers 会选择哪四个?为了更好地实现线上搜查,记者们应该养成怎样的习惯?
第八届全球亮光奖揭晓,菲律宾媒体 Rappler 的调查报道《马尼拉的谋杀》和多家媒体合作的调查报道项目《#guptaleaks》,获得了大型媒体类别的首奖;秘鲁媒体 IDL-Reporteros 的“洗车”和“白领”系列报道,则获得了小型媒体的首奖。
大多数的记者每天都会使用谷歌进行检索,但是搜索引擎能够覆盖的范围只有 4%,而无法被搜索引擎搜到的部分基本都可以划归为「深网」(Deep Web)的范畴。如何检索「深网」的内容?德国记者与新闻培训专家 Albrecht Ude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
在第11届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来自不同地区的医疗健康记者分享了他们在该领域的报道经验,他们强调记者在进行医疗健康报道时要小心求证、关于更大的途径,也分享了帮助调查记者深入研究健康和医学的贴士。
过去几年,新闻业在全球范围内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大量媒体裁员、假新闻泛滥让人们不再相信真相、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让内容普遍低质素等等。在未来四天的时间里,来自130多个国家的1500多名新闻人将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交流从业经验与心得,共同探讨如何面对新闻业的艰难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