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oo需要報道者,更需要行動者

今年的亞洲調查報道年會特別開設了#MeToo亞洲報道專場,座無虛席。當日本記者伊藤詩織(Shiori Ito)走向麥克風時,台下一片寂靜。伊藤詩織是BBC紀錄片《日本之恥》的女主角。她去年公開指控,2015年實習結束時遭遇了日本TBS電視台長官、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御用記者”山口敬之(Noriyuki Yamaguchi)的迷奸。“我發現自己作為被性侵犯的受害者很無力,但如果自己不敢面對事實,不能說出真相,我有什麼資格做記者呢?”

這不再只是一個故事:當記者“放棄”客觀視角

報道尼泊爾內戰的時候,《尼泊爾時報》主編Kunda Dixit很快就丟掉了他在新聞學院學到的一點——做一個客觀的觀察者。“人們指責我越界了。”在第三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的“戰爭罪案與歷史創傷報道”研討會上,Dixit告訴在場的記者。“我們應該堅持公平,而不是客觀。保持公平的目標是爭取正義。”

給設計小白的五款信息圖製作工具

對很多記者來說,製作信息圖仍是一項稀缺技能。沒有充裕的空餘時間來學習Adobe After Effects,又沒有足夠預算來把製圖任務外包給專業人士,技術零基礎的記者也能做出不失專業的信息圖嗎?答案是可以!不妨藉助以下工具。

從網頁監測到文件共享 調查記者的非常規工具 | 調查工具箱

今年5月,國際記者中心(ICIJ)發布了全球編輯部技術報告,他們給全球記者和編輯室管理者發放問卷,探討編輯室的技術實踐。報告指出,記者運用的數字技術十分有限,問卷中列舉了23種數字技術,大多數新聞編輯室只使用了其中4種,而且都是基礎技術。即使在當下的數字媒體大潮中,現實仍是如此骨感。所以,能掌握多幾樣數字技能,例如利用數字工具進行信息搜索與核查、提高保障網絡安全的能力等,記者們就能跑贏平均水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