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精選
深度報道精選: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
|
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李樹(化名)不打工、不出門、不社交,積蓄用完了,乾脆賣掉所有家當,搭了個帳篷,就住在一個垃圾場里。他如何以一種平靜而認真的姿態,過着“廢物”般的生活,卻又讓旁人看着感覺到體面?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5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4/zh-hant/)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一個人可以廢物到什麼程度?李樹(化名)不打工、不出門、不社交,積蓄用完了,乾脆賣掉所有家當,搭了個帳篷,就住在一個垃圾場里。他如何以一種平靜而認真的姿態,過着“廢物”般的生活,卻又讓旁人看着感覺到體面?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5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Taiwo Hassan Adebayo 是尼日利亞媒體 Premium Times 的調查部門的負責人,多年來一直深入調查當地的腐敗和金融犯罪。在這篇訪談中,Adebayo 分享了他做調查報道的挑戰、技巧,和他喜歡的工具以及曾犯過的錯誤等。
網站時光機是深受調查記者們喜愛的一個調查工具,它可以保存不同時間段的網頁內容。這篇文章分享了除了常用功能外,網站時光機4個鮮為人知的使用技巧,包括批量存檔、驗證網頁中每個元素、比較不同時間段的網頁快照等。
年僅28歲的調查記者 Anna Wolfe 發表的系列調查《秘密通道》獲得了今年的調查報道金匠獎,這篇報道揭發了密西西比州的福利欺詐醜聞,也是該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公共資金挪用案。她是如何憑藉一己之力用長達3年的時間完成這個系列調查的?我們在這篇文章中訪問了她。
4月18日晚間,央視等官媒陸續發布“北京市長峰醫院火災致29人死亡”的消息,中國絕大部分民眾才知悉當日下午1時在首都曾經發生如此嚴重的一場火警。當時,距離火災事故已有七、八個小時。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4月份幾篇值得細味的深度報道。
Substack 的出現對新聞業帶來了不小改變,許多媒體人在上面開設了自己新聞信,並從中獲利。為了了解調查新聞在這個平台的發展,我們採訪了幾位平台上的調查記者,他們分享了自己在運營新聞信時的挑戰與經驗。
從小切口切入,通過小人物的故事呈現出背後結構性的問題,是深度報道寫作常用的方法。正面連接記者王雯清的作品《100個空調工人死在這個夏天》從空調工人的意外死亡事件切入,寫出了這個行業存在的種種問題。在這篇文章中,王雯清分享了她尋找選題、採訪突破和思考寫作的過程。
埃爾南德斯是墨西哥最著名的調查記者之一,她擁有超過30年的經驗,致力於調查有組織犯罪和毒販與官員、軍隊之間的腐敗勾結。在這篇訪談中,埃爾南德斯分享了她做調查報道的挑戰、技巧,和她喜歡的工具以及曾犯過的錯誤等。
3月,不少媒體發表了關於女性處境的報道,切入討論的角度各有不同。媒體人易小荷為四川省自貢市仙市鎮的一群女性寫書,記錄她們面對的婚姻挫折;職場女性王廉發現,在成為母親、堅守職場、母乳餵養這三個選項之間,不放棄任何一個原來非常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