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獎項
還猶豫什麼?調查新聞獎等你來申請!
|
過去一年埋頭創作的你成果如何呢?展示你的作品,來申請這些舉世矚目的大獎吧!不過要抓緊時間,有些獎項即將截止報名了!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46/zh-hant/)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如果你已厭倦了摸不着的算法和人工智能所帶來的無盡假新聞,那麼,希望以下這份精心整理的年度獲獎深度報道系列,能重燃你對新聞業的信念。不可否認,新聞業仍處於探求自身未來的過程之中。本文所介紹的深度報道案例,從今年全球及地區性共15個新聞獎項優勝作品中選出,從中你能看到具有啟發性的敘事手法、調查方法、合作模式以及記者對抗一切障礙的勇敢無畏。
無論技術、平台如何進步,我們相信,專業調查報道的基本要求不會改變。感謝所有調查報道新聞人的努力,讓受眾得享了解真相的權利。
媒體行業劇烈變革時期,有人出走,也有人堅守。那些堅守的人,懷抱怎樣的價值與理想?騰訊媒體觀察微信公號全媒派帶來了三位傳媒人的堅守故事,他們對當下的新聞行業、記者和媒體人價值的理解,或能給處於迷茫期的同行一些方向上的啟發。
2017年深度報道領域中,大家最關心的話題是什麼?深度網在這裡總結了2017年最具熱度的議題和文章,回望深度報道發展的足跡,也揭示邁向前路的方向。
運用數據或技術能給調查報道帶來線索、提供思路、實現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讓兩者為故事服務。對此,“數據工場”的數據新聞編輯陳羽萱從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得到不少體會。
全球深度報道網是一家非盈利機構,致力於在全球範圍拓展深度報道的可能性。目前,它擁有來自68個國家的155個成員組織,每個組織都可獲得一票投票權。“大家對舉辦全球大會的熱情和宣傳力度都是史無前例的,”全球深度報道網的執行總監David E. Kaplan說。“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健康的信號。大家積极參与,並且為共同拓展我們的全球聯繫網絡而出力。”
2017年12月4日,南加州洛杉磯北部遭遇大火肆虐,約62,726公頃土地被燒焦。火災在加州頻繁爆發,但並沒有燒滅近年來移民加州的熱度、快速走高的房價。本周數據新聞將詳解自然災害與國際化大都市房價的關係,並介紹一個數據可視化的“簡易百科”,順便聽聽技術流怎麼理解數據新聞。
調查報道耗時動輒幾個月,對新聞媒體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消耗。在媒體普遍遇上“寒冬”之時,要如何用真金白銀、可持續地支持調查報道呢?此次南非深度報道大會的“調查報道的可持續性”研討會,邀請眾多成功存活下來的媒體,介紹他們的經驗。
十年前由娛樂新聞起家,2013年始建調查團隊的網絡媒體Buzzfeed,如今已成美國調查新聞隊伍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Buzzfeed內部,娛樂與嚴肅新聞內容兩者如何平衡?Buzzfeed的調查報道理念與操作跟傳統媒體相比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