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JC17
網絡“人肉”搜索關鍵:找出“特殊痕迹” | GIJC17
|
BBC網絡搜索專家Paul Myers再度現身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其“網絡‘人肉’搜索”研討會同往年一樣座無虛席。他強調,找到人、找對人的關鍵,在於尋找“特殊標記”(Unique Identifier)。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48/zh-hant/)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BBC網絡搜索專家Paul Myers再度現身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其“網絡‘人肉’搜索”研討會同往年一樣座無虛席。他強調,找到人、找對人的關鍵,在於尋找“特殊標記”(Unique Identifier)。
調查記者時常遊走於職業道德的邊緣,比如置提供線索的線人於危局之中。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的“調查記者的新聞倫理”研討會邀請了香港大學新聞與傳媒研究中心創辦人陳婉瑩教授,以及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調查記者Thanduxolo Jika探討相關議題。
“Fixers”指的是在幕後協助駐外記者的本地人,做着我們看不見的工作,在最後發表的新聞中也沒有署名。記者總是居功甚偉,但往往fixer才可能是影響了國際新聞報道的人。
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於11月16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正式開幕。菲律賓媒體Rappler的多媒體經理Patricia Evangelista在開幕論壇上講述調查記者如何把人性注入數據。
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於本周(11月15日)開幕,1,2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記者及新聞業人士將齊聚南非最大城市約翰內斯堡。
2014年7月底,前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因嚴重違法違紀被中央開除黨籍,多名部下和親屬被帶走調查。消息一出,中國新聞機構紛紛發表相關調查報道。其中財新傳媒數據可視化實驗室出品的《周永康的人與財》以互動頁面的形式清晰展現事件中千絲萬縷的關係網,點擊量超過400萬。
也許很少有人會知道,每四天,世界上的某個角落就有一名記者被殺害。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調查數據,2006至2016年間,全球有930名記者被殺害。除了令人心驚的死亡人數之外,這個調查還發現,過去11年里,針對記者的每十起犯罪中,只有一起被定罪。
2004年10月18日,泰瑟國際公司領導人史密斯宣布,美國軍方對泰瑟槍進行的研究表明,這種武器整體效果較好,不會產生致命後果,沒有實質性風險。隨後,它因其“非致命性”而作為警用自衛武器在美國以及全世界廣泛使用。然而,路透社從8月開始發布的系列調查報道卻揭示了不一樣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