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
让调查新闻更专业:解析全球深度报道大会的亚洲影响力
|
两年一届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通常将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通过100多场研讨会、工作坊等环节,给予深度报道记者快速“充电”的机会。而自16年前于欧洲诞生以来,在每届的五天以外,我们逐渐看到,全球大会的影响正从一个个受益的记者个体扩展到更多元的组织和更广阔的地区,给各地的深度报道实践、新闻素养水平带来积极改变。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49/)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两年一届的全球深度报道大会通常将集中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通过100多场研讨会、工作坊等环节,给予深度报道记者快速“充电”的机会。而自16年前于欧洲诞生以来,在每届的五天以外,我们逐渐看到,全球大会的影响正从一个个受益的记者个体扩展到更多元的组织和更广阔的地区,给各地的深度报道实践、新闻素养水平带来积极改变。
媒体推出的可视化新闻良莠不齐,水准忽上忽下,却少有懂行的同行或读者给予反馈。本周的数据新闻给读者介绍由Perceptual Edge网站创始人、信息视觉化专家Stephen Few提出的一个标准化衡量规则,评价可视化是否达到了必要的效果。
当编辑部迎来“产品经理”这一新角色,新闻可以有怎样的改变?传统的采编团队应如何理解前者并与其展开新型合作?全球深度报道网与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Cindy Royal教授对这些问题作了探讨。
拉斯维加斯的枪击案造成58人死亡,成为美国历史上迄今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人犯案枪击案。本期#数据新闻精选#将介绍过去两年里美国与枪击案有关的各种类型数据库、可视化和新闻互动项目。
通过这些获奖报道我们不难发现,信息的公开透明,信息获取渠道、技术手段、法律保障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正为当下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带来越来越多的可能性。
正在寻找提升专业技能或拓宽视野的机会吗?是否厌倦了编辑部繁杂的日常工作呢?你可以考虑通过申请奖学金进修或进行研究,为未来充电。我们搜集了适合深度报道记者的国际性奖学金和访问学者项目。
相信你也有长时间边听录音边码字、眼花手酸颈椎痛的经历。此外,这个机械劳动还会占用大量宝贵的时间,使记者无法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报道上。为此,深度网结合多方资料,实测市面上推荐的所有音频转录工具,整理出这份清单。
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的Paul Bradshaw即将出版新书《下一波数据新闻浪潮》(The next wave of data journalism)。他认为下一波数据新闻浪潮的关键是计算机式思维,而记者的工作是创造性地将信息置于适当语境,赋予其意义。
随着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式微,盈利的需求逐渐消磨了专攻报道的精力。大方向的颓势不可逆转,欧洲的许多记者与编辑仍纷纷创办独立机构,在会员制媒体的道路上摸索出了心得。他们用实际案例告诉同行,通过会员众筹的不仅仅是资金,还可以是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