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技术
采写新闻事件,有哪些采访和突破的技巧?
|
遇到突发新闻时,记者要如何第一时间找到采访对象并说服他们接受采访?在这篇文章中,北青深一度的记者李佳楠分享了她的经验。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5/)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在今年的 NICAR 会议上,GIJN 与几位数据新闻专家交谈,询问他们在数据新闻中最常见的10个错误,包括忽视空白行、混淆百分比和百分点、在图表中使用错误的刻度尺等等。
虽然受到欧美国家的制裁,但叙利亚的磷酸盐仍不断出口到欧洲。一群叙利亚记者和 OCCRP 合作,透过开源技术、公开数据库和跨境合作,揭开了这个庞大的走私网络。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在 GIJN 新推出的“十问”栏目中,我们对话了波多黎各调查新闻中心的联合创始人奥马亚·索萨,请她分享了在南美国家波多黎各做调查报道的挑战、喜欢的工具/数据库和自己曾犯过的错误。
各地最近开始新一轮医保改革,个人账户被弱化,资金转而投入门诊改革等,引起民间争议;中国首例因“陪诊”入狱的案件,张新甫至今仍在申诉,希望洗脱罪名、恢复尊严……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2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在进行深度报道时,记者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采访素材,而 Google Pinpoint 是一个处理采访文件的好工具,它可以识别文件中的不同实体,链接到不同的文档,还可以转录音频和视频。这篇文章中,英国记者 Tony Jarne 分享了他的使用技巧。
进行灾难报道时,记者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现场采访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如何呈现灾难中“人的故事”?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记者苏有鹏分享了他在采访东航空难时的采访和突破技巧。
GIJC23 将于今年9月在瑞典哥德堡举行,这将是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深度报道大会,会有来自100个国家的大约2000名调查记者参加。我们在这篇文章给出了你为什么应该参加的8个理由,同时也将提供包含机票、酒店和会议费的奖学金。
在一些卧底报道中,记者不得不采用欺骗等方法获取信息和证据。但这种手段如果被滥用,新闻业就会遭受严重的信任危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分享了一个包含六个要点的框架,用于新闻编辑室评估是否可以使用卧底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