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新闻
每周数据新闻精选 | 全球难民流向何处
|
本周数据新闻精选将分享三个数据可视化项目,分别描绘了全球难民移动的真实情况,美国家庭普遍面临的收入不稳定状况,以及美国个税等级数量一百年来的变化。另外还会介绍2017版增加了数据新闻一章的美联社记者手册。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54/)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本周数据新闻精选将分享三个数据可视化项目,分别描绘了全球难民移动的真实情况,美国家庭普遍面临的收入不稳定状况,以及美国个税等级数量一百年来的变化。另外还会介绍2017版增加了数据新闻一章的美联社记者手册。
前面两篇文章通过民意调查和健康科学报道两个情景,探讨了一系列容易被忽略或误用的统计学概念,以及由此导致对统计数据的误读。
本期来参观一下由华人学者郭毅可教授创办的欧洲最大数据可视化实验室,看看入围2017年数据新闻奖的候选作品,听资深数据新闻记者向《哥伦比亚新闻评论》介绍个人经验。
除了险撞天坛大佛这种极少数情况可能被游客捕捉到以外,媒体都是如何发现这些航空相关事故并跟进报道的呢?全球深度报道网再次整理资源库中与航空交通有关的网络搜索工具,以飨读者。
目前,越来越多媒体会报道正规科研机构发布的生命健康相关研究成果,这有利于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值得赞赏。但是,误读研究结果,尤其是其中统计数据的情况仍不时出现,甚至连国际主流媒体都会犯一些让专业人士哭笑不得的错误。
现代新闻报道总少不了各种数据,比如民意测验、统计调查,以及大家耳熟能详的GDP等经济指标,各种百分比和变化幅度等更是反复出现。提高统计素养,学会正确解读数据,不仅是对记者专业的要求,也能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客观事实。
2017年数据新闻奖近日揭晓入围名单。阿根廷《民族报》报道《检察官之死》聚焦前检察官阿尔贝托·尼斯曼因调查阿根廷与伊朗政府高层而神秘死亡的案件,调动12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听取四万多条电话监听录音,从中抽丝剥茧还原涉案权贵的攻守同盟,入围竞逐“最佳数据调查奖”。这个涉及庞大数据的调查项目如何展开?其中的挑战和亮点又在何处?
两个月来引发社会关注的山东聊城“辱母伤人案“以及对当事人于欢的司法程序近日又有最新进展,媒体的穷追不舍功不可没,而不断完善的司法公开制度也有助于公众了解事实真相。本文为你介绍媒体如何善用公开的法庭判决信息来做深度报道。
本期来看看法国新总统马克龙支持者的群体特征,朝鲜频频试射导弹所可能覆盖的背后潜在打击地区,可视化如何帮助我们更好认识自己的城市,以及用数据图来观看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