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
你最喜欢的新闻工具是什么?我们采访了8位调查记者
|
合适的新闻工具会让记者事半功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名调查记者,分享了他们今年最喜欢的新闻工具,内容包括数据库、写作工具、开源调查工具、网页监测工具等等。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prominence/top-story/page/8/)
If you are using a “Big story” homepage layout, add this label to a post to make it the top story on the homepage
合适的新闻工具会让记者事半功倍,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名调查记者,分享了他们今年最喜欢的新闻工具,内容包括数据库、写作工具、开源调查工具、网页监测工具等等。
去年9月,一家以“面对复杂”为信条的新媒体——“正面连接”上线了,除了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信息增量,他们还在试图拓宽理解增量的边界。在“正面连接”上线一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如何能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活下来,并展现这个世界视而不见的重要部分。
8月,川渝地区出现极端高温和干旱灾害,水力发电能力不断降低。于是,限电开始了。在户外工作的装卸工人、环卫工人面临中暑、热射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一般民众则各施各法、四处奔波,应对突然其来的停电。全球深度报道网精选了8月份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
专业的记者网络可以成为同行之间互相支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在以男性为主的调查新闻业中,向女性同行寻求支持可能会很有帮助。因此,在《给女性媒体人的工作指南》第二部分,我们整理了全球和地区性的女性记者网络。
一篇好稿的诞生,除了前线记者的功劳,后方编辑的角色也是尤其重要的。从一开始对选题角度的把握,到采访过程中与记者的沟通协作,再到拿到初稿时对方向、结构和内容的拿捏,编辑就像是稿件的“产品经理”,在记者和读者之间扮演着“双向翻译”的角色。
随着全球气候暖化,全人类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酷热天气,而环境报道在此时的需求比以往都更加大。在最近一次研讨会中,一个由记者、设计师和组成的小组,分享了他们用数据可视化和建立网络赋能环境报道的案例。
性媒体人在职场中往往会面临比男性更大的挑战,因此,全球深度报道网为那些希望建立联结的女性媒体人编写了这份工作指南。本文是指南的第一章,聚焦女性领导力的培养,内容包括来自世界各地资深媒体的经验分享,和关于职业发展及自我成长的一些书籍、研讨会、播客、文章等资源。
播客《星期天晚上》关于“疫苗犹豫者”的节目获得了今年 SOPA 最佳音频报道奖(中文)。这个只有三个人参与的小团队,是如何构思选题、撰写脚本、进行采访、运营节目的?播客新闻信“推播助栏”最近与节目制作人之一 Abby 进行了深度对话。
在俄乌冲突中,身处不同国家的用户在 TikTok 中看到的是完全不同的世界:当俄罗斯的用户看到的是猫狗视频时,乌克兰用户看到的则是战争的硝烟。社交媒体算法会在多大程度左右人们的认知?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挪威新闻团队对俄乌冲突中的 TikTok 展开了调查。
7月,中国出现了烂尾楼盘业主“抱团停贷”现象,接二连三的“《停贷告知书》在各大社交媒体上传播;斯里兰卡也在这个月宣布国家已经破产,那里的华人现在的生活状况如何?我们精选了七月几篇值得细味的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