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
調查記者羅曼·阿寧:我用什麼工具保護隱私和處理數據的?
|
在這期「工具箱」欄目中,我們採訪了俄羅斯非營利調查新聞網站 IStories 的總編輯羅曼·阿寧。2009年,他就加入了「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項目」,多年來參與了多宗腐敗案件的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他需要高度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對海量數據進行批處理,哪些工具幫助他實現了這些目標?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series/%e5%b7%a5%e5%85%b7%e7%ae%b1/page/2/zh-hant/)
在這期「工具箱」欄目中,我們採訪了俄羅斯非營利調查新聞網站 IStories 的總編輯羅曼·阿寧。2009年,他就加入了「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項目」,多年來參與了多宗腐敗案件的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他需要高度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對海量數據進行批處理,哪些工具幫助他實現了這些目標?
墨西哥記者 Marcela Turati 曾冒着巨大風險,對墨西哥的毒品戰爭進行調查。2018年,她利用申請公開記錄等方法找到了至少1978個秘密墳墓,而至少有2884名失蹤人口被埋在這些墳墓中。在調查失蹤人口時,她最常用的有哪些方法和工具?
Milanote 和一般筆記應用最大的不同,是在底層思維上——它是發散的,而非線性的。在上面寫作,感覺很像在白板上進行創作,可以想到哪、寫到哪,最後通過拖拽等操作,又可以讓邏輯瞬間變得清晰。它稱得上是一款專門為創意工作者而設計的筆記工具。
Craig Silverman 是 BuzzFeed 的媒體編輯,同時也是事實核查專家 ,曾因對抗虛假信息而被美國時政新聞媒體 POLITICO 提名為“年度五十人”之一。在這篇訪談中,他分享了自己在進行線上信息分析和識別假新聞中最常用到的工具。
Katherine Eban 是《名利場》的撰稿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已經撰寫了三篇重磅調查報道。不過,她並沒有使用什麼高科技調查工具,反而是回歸最原始的紙和筆,還有不怕被人拒絕的精神,「只要對方不明確拒絕,你們就有建立聯繫的可能」。
在這個「立場先於事實」的後真相時代,如何才能分辨不同媒體的偏見,最大限度還原新聞事實?新聞聚合應用 Ground News 將不同媒體對同一單新聞的報道放在一個條目下,同時羅列各個媒體的立場,讓你透過對觀新聞「對沖」媒體偏見。
新冠疫情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許多會議、講座、研討會都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如果你是一場線上研討會的組織者,哪些工具可以幫到你?支持亞洲新創媒體的機構 Splice Media 聯合創始人 Alan Soon 在嘗試了很多款工具後,和我們分享了他的經驗心得。
因為疫情而出台的限制措施,讓外出採訪變得非常困難。待在家中有沒有可能繼續調查報道?答案是肯定的,最近 BBC 網絡調查專家保羅·邁爾斯開設了一個「大師班」,傳授了各種實用的開源調查工具實用方法和搜索技巧。
古巴數據記者 Barbara Maseda 是開源數據項目 Proyecto Inventario 的創始人,這個項目旨在讓記者獲取關於古巴方方面面的數據和文件。古巴是一個互聯網開放程度非常低的國家,在這樣的環境中,她用哪些工具讓數據變得更開放?
Zencastr 是一款專門為遠程錄製播客而生的工具。它的使用非常簡單,你不需要下載任何應用,在瀏覽器上就可以直接使用。在每次錄製播客前,你都可以生成一個專屬的虛擬錄音間鏈接,然後只要把這條專屬鏈接發給一起參與錄製的朋友,他們在瀏覽器上打開就可以加入錄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