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成本做大新聞——南非非營利調查機構 amaBhungane 的創新發展之道

十年前,amaBhungane 調查報道中心脫離大型媒體,探索以非營利的方式經營。他們找准了自己定位——濫權與腐敗相關的新聞,曝光了前總統祖瑪政府與古普塔家族(Gupta)之間的利益關係,導致祖瑪下台。現在,他們想要以自己的成功經營協助其他專註於調查報道的新創團隊。

新聞有多大可能性?看看這些新聞實驗室怎麼做

所謂“新聞實驗室”,究竟是什麼?這個實驗室里,沒有化學公式,沒有《絕命毒師》里那種經典的放毒防護衣,也沒有測量濕度或者氣壓的工具。但在這裡,創新在這裡成為可能,有時甚至能推動文化變革。它被視為媒體在數字時代的“生存機制”;也有不少人認為,通過它可以找到能立足於未來的商業模式。

當新聞業討論人工智能 | 數據新聞精選

在早前閉幕的全球編輯協會峰會(GEN Summit)上,人工智能(AI)成為熱議焦點。這項技術正在以及將如何改變媒體的內容生產與商業生態,會給媒體、技術研究人員和讀者帶來了怎樣的啟示?

紙媒調查記者的轉型談:網絡和數字是利器,媒體轉型是必須

從紙媒轉型到數媒,媒體人在思維和操作方式上會經歷種種挑戰。不熟悉編程、社交媒體,甚至也不懂籌集資金的“數字移民”是如何發布網絡刊物、成功做出斬獲大獎的數字新聞作品的?秘魯記者Oscar Castilla從一名資深紙媒調查記者轉型數字刊物發起人,可謂是其中的佼佼者。深度君分享紙媒記者轉型感悟,看他為何建議“每個媒體人只要記住商業模式,最好都去參與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