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新聞精選:蝙蝠為什麼會成為病毒的理想宿主?

3月,以亞裔為目標的暴力事件在美國點燃了新一輪的抗議潮;長賜號因擱淺卡在蘇伊士運河,導致了全球航運的堵塞;歐洲新一波疫情反彈,關於病毒源頭、傳播以及疫苗接種的討論仍在繼續。對於這些重要的新聞議題,數據記者們採取了怎樣的視角、使用了怎樣的手法來呈現?如果你也想以數據作為切入點製作相關報道,有哪些好用的開源工具或資料庫能夠助你一臂之力?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這些本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與實用資源。

數據新聞精選:用樂高積木拼湊出的2020年

隨着疫苗接種工作的展開,全世界都希望快一些走出新冠疫情帶來的影響。復盤過去這一年,病毒是如何在一個國家中蔓延開來,又如何改變每個人的生活?美國薪資水平恢復到疫情前,就代表經濟已經復蘇了嗎?探討這些問題時,數據新聞記者又有哪些切入的角度?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2月值得關注的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美國國會騷亂時,Parler 用戶們都看到了什麼?

2021年的第一個月,由於人口密集的北半球處於冬季,不少國家迎來新一波確診數高峰,全球新冠累計確診人數也突破一億;與此同時,世界各國相繼開始第一批次的疫苗接種;而在美國,總統權力交接的過程並不順利,1月6日特朗普的支持者暴力闖入國會,所引發的騷亂引發全球關注。在反覆不定的疫情下,我們究竟有否從前例中吸取經驗與教訓?而隨着拜登於1月20日進行就職宣誓演講,人們又將如何評價特朗普過去的四年任期?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新冠疫苗來了,誰先接種?

全世界翹首以待的新冠疫苗終於在多國完成了臨床三期試驗,並陸續獲得批准上市。當各國接連進入首輪疫苗接種的同時,關於疫苗的各種討論仍舊激烈地進行着;而於瞬間席捲中文互聯網的「丁真現象」也引發了數據記者的關注。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過去一個月里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

調查記者羅曼·阿寧:我用什麼工具保護隱私和處理數據的?

在這期「工具箱」欄目中,我們採訪了俄羅斯非營利調查新聞網站 IStories 的總編輯羅曼·阿寧。2009年,他就加入了「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告項目」,多年來參與了多宗腐敗案件的調查。在調查過程中,他需要高度保護個人隱私,同時對海量數據進行批處理,哪些工具幫助他實現了這些目標?

數據新聞精選:不同政見的人們,聽的歌也會不同嗎?

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在這次選舉中,各家媒體是如何用可視化即時呈現選情的?身處美國之外的我們,又能通過什麼樣的角度觀察這次選舉?北半球進入冬季,許多國家的疫情又開始出現反覆,各國政府的應對政策真的有效嗎?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1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數據新聞精選:特朗普的公職,為他的私人業務帶來了多少好處?

美國總統大選終於塵埃落定。選舉之前,《紐約時報》刊登了重磅的數據調查新聞,揭示這四年來特朗普的公職為他的私人業務帶來了多大利益;隨着人口密集的北半球進入秋冬季,各國對新冠疫情冬季爆發的警惕也開始逐漸提高……數據記者們如何用不同方法將這些熱門議題可視化、供公眾們進行進一步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