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方法
WSJ調查記者:用樂觀、堅韌與創造性思維撬開真相之門
|
5月4日,《華爾街日報》亞洲經濟版編輯Tom Wright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作調查報道講座。Wright以他主導的馬來西亞“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基金盜用”系列調查為例,講解調查方法,分享成功調查的關鍵。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8%B0%83%E6%9F%A5%E6%8A%A5%E9%81%93/page/13/zh-hant/)
5月4日,《華爾街日報》亞洲經濟版編輯Tom Wright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作調查報道講座。Wright以他主導的馬來西亞“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基金盜用”系列調查為例,講解調查方法,分享成功調查的關鍵。
每年的5月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新聞自由日。2017年的這一天,全球深度報道網(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榮獲其第一個新聞獎項——“Difference Day Honorary Title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捍衛言論自由榮譽獎)。
在地方政府支出中尋找線索,是許多信息申請成功案例的常用手法。最近的一些例子顯示,政府支出中有許多信息尚待挖掘,包括信用卡費用、工資、退休歡送會,甚至是泄密調查的費用。
美國當地時間4月29日周六,特朗普將迎來執政第一百天。在這三個多月里,圍繞他的個人歷史、行事風格及政治手段等方面的種種爭議,為他向來厭惡的“敵人”——新聞媒體,帶來了豐富的調查選題。
近幾年,在不同的亞洲國家,讀者對獨立可信、關注公眾利益的調查報道的需求與日俱增,一批獨立網絡媒體應運而生。亞洲深度報道大會兩場創業媒體工作坊,邀您聽亞洲五家獨立網媒的五位主編深入探討網媒發展之道。
新晉普利策獎獲得者,美聯社記者Esther Htusan和Martha Mendoza將參與9月份舉辦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探討“揭露現代人口販賣與奴役”(Exposing Human Trafficking & Slavery),分享調查心得。
前《波士頓郵報》“聚焦”小組編輯、普利策獎得主Walter V. Robinson將出席今年9月舉行的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發表主題演講,分享調查經驗和對調查新聞現狀的看法
繼首屆大會在菲律賓馬尼拉成功舉辦,“報道亞洲”盛會——第二屆亞洲報道大會即將在9月拉開大幕。會議有何亮點?如何掌握會議資訊、參與大會?亞洲大會的背景幾何?請點擊文章查看詳情吧!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獨家報道山東青年於歡刺殺侮辱其母親的催債人,被判無期徒刑。事件曝光後,多家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展開追蹤報道,揭開了民間高利貸和暴力催債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輿論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