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
新聞界網紅Buzzfeed:我們也做調查報道,而且還不錯
|
以視頻和輕鬆內容著稱的Buzzfeed也能做出不少優質調查報道?他們的團隊與BBC合作發表文章揭露頂級網球組織操縱比賽的醜聞後,促使網球界的大型機構啟動了對反腐項目的獨立評估,以行動給出了肯定答案。他們是如何定位的?做了哪些具有影響力的好報道?面臨的風險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的? 請看深度君經授權獨家編譯的分析文章,為你解析Buzzfeed調查團隊的經驗。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8%B0%83%E6%9F%A5%E6%8A%A5%E9%81%93/page/19/zh-hant/)
以視頻和輕鬆內容著稱的Buzzfeed也能做出不少優質調查報道?他們的團隊與BBC合作發表文章揭露頂級網球組織操縱比賽的醜聞後,促使網球界的大型機構啟動了對反腐項目的獨立評估,以行動給出了肯定答案。他們是如何定位的?做了哪些具有影響力的好報道?面臨的風險是什麼、又是如何解決的? 請看深度君經授權獨家編譯的分析文章,為你解析Buzzfeed調查團隊的經驗。
BBC放棄了調查報道?這一點想必很多人都想不明白,BBC的節目Newsnight和Panorama產出了不少優質的調查報道,而且在英國,BBC擁有最多的記者(大約4000人),比其他媒體都要多,但這4000人沒有一個在調查報道部門工作。這是為什麼?BBC的體制、定位、新媒體的衝擊,哪個才是主導因素?深度君授權轉載BBCNewsnight欄目的前主管Meirion Jones的文章,解析背後的真正誘因。
如何在不同領域如何做出專業的調查報道?有過公司、金融資本、官場、醫藥等領域調查經驗的《新京報》記者封莉寫出了《李曉梅的隱秘斂財術》、《國師曹永正的搖錢樹》等優秀報道,坦言記者需要懂得行業知識、警惕線人一家之辭,抽絲剝繭、揭露真相。深度君經授權轉載封莉為新京報傳媒研究(ID:xjbcmyj)撰寫的文章,看記者是如何憑藉行業知識找到線索源頭。
在傳統媒體遭遇危機、紛紛裁撤深度報道部的同時,創辦僅兩年後就捧得普利策獎的網絡非盈利媒體ProPublica堅持做嚴肅、有深度的調查性報道,同時還走在數據新聞和移動端設計的前列,為快消新聞盛行的數字時代提供了做深度內容的獨創經驗:建立一套數字化、多媒體、重視合作、數據驅動、靈活以及資金可持續的模式。
行業新聞怎麼做?進行調查性報道有哪些操作技巧?記者在調查時,又該怎樣權衡各方利益?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京報傳媒研究(微信ID:xjbcmyj)的文章,看新食品周刊記者郭鐵如何剝開食品信息的堅硬外殼,講述新食品周刊的幕後故事。
首日大會亮點
今天,全球深度報道網的執行總幹事David Kaplan等人將主持大會的開幕式;接下來,五位勇敢的資深調查記者會以“險象環生的調查報道”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內容包括他們被控告、暗算和受暴力襲擊的經歷,以及如何從政治、法律和新聞操作上反擊和對抗的策略技巧。
調查新聞怎麼教最有效?如何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將主持“調查報道教學的方法”的專場討論,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王士宇老師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Mark Lee Hunter將分享他們開設調查報道課程及學生參與調查報道的經驗。
2015年,眾多調查報道以翔實的數據、獨到的信源、嚴密的邏輯分析展開問責,克服惡劣環境,挖掘社會真相。深度君梳理全年優秀的調查報道故事,帶你總結回顧亮點之處,看他們是如何以好故事探問“高牆”的。
戰亂頻仍、民生堪憂的敘利亞、伊拉克等阿拉伯國家和地區,會有優秀的調查報道嗎?當地記者給出了肯定答案。他們冒着風險,追蹤事實真相,為新聞監督和調查全球化發展做出了貢獻。深度君帶你細數阿拉伯調查性新聞協會2015調查報道獎獲獎作品,看調查報道如何在惡劣環境下尋求生存空間。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深度君再次奉獻乾貨清單,獨家整合推薦經典調查新聞和數據新聞手冊,涉及公司賬目調查、揭貪報道、暗訪卧底、機器輔助報道、宗教報道等新聞行業熱點領域,希望為實戰記者、新聞教師和學生更多實用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