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道
2017中國內地調查報道精選:“後真相”時代值得記錄的深度故事
|
無論技術、平台如何進步,我們相信,專業調查報道的基本要求不會改變。感謝所有調查報道新聞人的努力,讓受眾得享了解真相的權利。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4%B8%AD%E5%9B%BD%E9%9D%92%E5%B9%B4%E6%8A%A5/zh-hant/)
無論技術、平台如何進步,我們相信,專業調查報道的基本要求不會改變。感謝所有調查報道新聞人的努力,讓受眾得享了解真相的權利。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獨家報道山東青年於歡刺殺侮辱其母親的催債人,被判無期徒刑。事件曝光後,多家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展開追蹤報道,揭開了民間高利貸和暴力催債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輿論風波。
做調查報道就像做一道數學題,用實證嚴密推理,用事實描述事實。如何才能有效分析信息、查找線索?暗訪中,如何合理選用“角色”突破阻礙?深度君經授權轉載微信公號“青年記者”(ID:qnjzbj)的分享,為你解析記者如何以“信息”和“角色”做好調查。
做好調查報道的關鍵品質是什麼?中國青年報深度調查部主任劉萬永的答案是:需要像工匠般持之以恆、精雕細琢,把工作做到極致。除了扎紮實實的調查,沒有捷徑可走。如何在報道中煉就“工匠精神”?有哪些報道經驗值得借鑒?請看深度君經授權轉載的《青年記者》(6月上)的文章,原題為:《劉萬永:用工匠精神做優質報道》。
4月底以來,“魏則西事件”成為輿論熱點。深度君梳理事件前後的媒體調查方法,看他們如何從一場醫療糾紛,深挖“莆田系”醫院網絡、百度競價系統和部隊醫院外包亂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