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Featured
諾獎經濟學家將於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作主題演講 | 活動預告
|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11月16-19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至少六名普利策獎得主將在大會上分享觀點與經驗,內容涵蓋商業調查、數據新聞等。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5%85%a8%e7%90%83%e6%b7%b1%e5%ba%a6%e6%8a%a5%e9%81%93%e5%a4%a7%e4%bc%9a/page/3/zh-hant/)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於11月16-19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至少六名普利策獎得主將在大會上分享觀點與經驗,內容涵蓋商業調查、數據新聞等。
每兩年一屆的全球亮光獎再度回歸,今年有12篇調查報道佳作從67個國家遞交的211份申請作品中脫穎而出,成為入圍作品。最終獲獎作品將於11月在南非舉辦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揭曉。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來自發展中或轉型國家的媒體人都有機會獲此獎學金資助,飛赴南非,與來自全球的深度報道及數據新聞大咖們面對面,學習最新調查技能,交流行業資訊,拓展業界人脈。
2015年5月12日15時05分,尼泊爾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是81年來最強地震。身處災難之中的當地媒體人反應迅速,以數字媒體優先和平衡、全面的視角關注民生、揭發救援內幕。深度君特約《尼泊爾時報》主編Kunda Dixit談親歷災難現場的媒體報道。
去年,路透社發表題為《同志資本主義》(Comrade Capitalism)的重磅調查報道計劃,連發九篇文章,調查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的政商關係。報道主力、路透社駐英國記者Stephen Grey和莫斯科調查報道部門領導Roman Anin在“調查克里姆林宮的金錢”分會場為大家展示調查過程並分享經驗。
調查報道的關鍵之一,就是鎖定要調查的對象。在規劃跨境金融報道時,銀行因為資料全、公開度較高,信息相對可信等優勢更容易成為調查線索的突破口。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開展的兩個調查報道項目“Swiss Leaks”和“Evicted and Abandoned”分別從滙豐銀行和世界銀行的數據入手,且經過了嚴謹的數據分析和驗證步驟,成為跨境金融報道的典範。
首日大會亮點
今天,全球深度報道網的執行總幹事David Kaplan等人將主持大會的開幕式;接下來,五位勇敢的資深調查記者會以“險象環生的調查報道”為題,進行主題演講,內容包括他們被控告、暗算和受暴力襲擊的經歷,以及如何從政治、法律和新聞操作上反擊和對抗的策略技巧。
調查新聞怎麼教最有效?如何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總監陳婉瑩教授將主持“調查報道教學的方法”的專場討論,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新聞與傳播學院的王士宇老師和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Mark Lee Hunter將分享他們開設調查報道課程及學生參與調查報道的經驗。
10月10日晚,第六屆全球亮光獎獲獎名單于2015全球深度報道大會舉辦地挪威利勒哈默公布。最終,來自黑山共和國的調查報道“邪惡聯盟(Unholy Alliances)”,巴西的調查報道“煙草帝國(Empire of Ashes)”從12名最終入圍者中脫穎而出,奪得“全球亮光獎”的殊榮。同時,烏克蘭新聞作品“解密亞努科維奇(YanukovychLeaks)”由於揭露了前總統背後的腐敗網絡而獲得“卓越獎(a citation of excellence)”。深度君為你帶來獲獎作品一覽,看看他們報道的成功之處。
隨着各國政府機構的數據公開、打擊貪腐的國際組織合作愈加深入和新聞界數據使用及跨國合作日漸成熟,跨境調查成為當今調查新聞的熱點。全球深度報道網經授權刊載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展江《國際新聞界的跨境調查與全球治理》一文,解讀目前跨境新聞調查的典型案例和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