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技术
对话《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如何寻找选题角度?
|
深度报道的编辑希望年轻记者有哪些特质?如何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如何为新闻事件找到最合适的选题角度?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分享了她的见解。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5%8d%97%e6%96%b9%e5%91%a8%e6%9c%ab/)
深度报道的编辑希望年轻记者有哪些特质?如何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特质,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向?如何为新闻事件找到最合适的选题角度?在这篇文章中,《南方周末》编辑吴筱羽分享了她的见解。
李薇介绍,她的研究对比分析以普利策特稿奖作品为代表的美国特稿和“中国式特稿”,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国新闻工作者熟悉美国新闻界将文学叙事技巧与新闻功能较好融合的经验,更清楚地辨别文学与新闻的界限,更好地利用文学为新闻服务讲好中国故事。
以文学性强的叙事,讲述关乎公共利益的故事和问题,并最终抵达某层终极意义——在前《南方周末》特稿记者叶伟民看来,这是新闻特稿的三大核心指向。特稿在中国有何特殊的历史背景?特稿如何取材、确立主题,如何采访,是否有写作技巧可循?本文中,从个人经验出发,叶伟民分享了优秀的新闻特稿是如何写成的。
1月28日,财新发表特别报道《逼近保姆纵火案真相》,回答了本事件中最关键、然在迄今为止媒体报道中尚未被理清的问题,即:“从女主人报警到母子四人尸体被发现,中间的两小时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一回答,是解开向谁问责、如何问责等后续问题的第一步。
无论技术、平台如何进步,我们相信,专业调查报道的基本要求不会改变。感谢所有调查报道新闻人的努力,让受众得享了解真相的权利。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独家报道山东青年于欢刺杀侮辱其母亲的催债人,被判无期徒刑。事件曝光后,多家新闻媒体及自媒体展开追踪报道,揭开了民间高利贷和暴力催债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舆论风波。
2015年环境报道领域都有哪些优秀作品?由中外对话举办的2016年“最佳环境报道奖”作品征集将于4月1日截止。获奖者有机会得到丰厚奖金,作品将会以中英双语发表。快点击查看详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