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Top Story
“紫牛新聞”:打造一塊原創深度新聞的試驗田
|
移動互聯時代,媒體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掌上閱讀漸成主流,受眾獲取信息日益便捷豐富,但與此同時,內容趨於同質,泥沙俱下真偽難辨。當此之際,“澎湃新聞”“紅星新聞”相繼上線,以打造全國有深度與思想的新聞平台為發願,在內容、渠道等模式上屢屢創新,頻獲業界關注,成為國內媒體轉型的“澎湃模式”“紅星路線”。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5%9c%b0%e6%96%b9%e5%aa%92%e4%bd%93/zh-hant/)
移動互聯時代,媒體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掌上閱讀漸成主流,受眾獲取信息日益便捷豐富,但與此同時,內容趨於同質,泥沙俱下真偽難辨。當此之際,“澎湃新聞”“紅星新聞”相繼上線,以打造全國有深度與思想的新聞平台為發願,在內容、渠道等模式上屢屢創新,頻獲業界關注,成為國內媒體轉型的“澎湃模式”“紅星路線”。
特報部團隊由江蘇新聞廣播建立,專門深入報道地方的問題,在上篇文章中,深度報道網已邀請劉海濤介紹了報道團隊組建的歷程、架構、工作流程和操作選題的思路。本文將透過兩個案例, 進而分享團隊的經驗。這兩個案例顯示了該台通過深度報道,推動社會問題曝光。
2011年,江蘇新聞廣播成立了特別報道部(以下稱特報部),負責突發新聞報道、深度調查報道。8年來,特報部完成了超過1000篇各類報道,其中一批深度調查報道在全國產生了影響,推動了多個重大社會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