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席
攝影記者陳傑:跑一線,突禁區,優秀調查是這樣煉成的
|
2014年7月,陳傑辭去《新京報》攝影部主編一職,回到一線做攝影記者。此後兩年,他的行程達到30多萬公里,做了大量重大環境問題的報道。在他眼中,調查報道如何應對禁區?什麼才是新聞業的核心價值?深度君經授權轉載陳傑在“一席”的演講實錄(較原文有刪減),一起聽聽他的心得。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5%A4%A9%E6%B4%A5%E7%88%86%E7%82%B8/zh-hant/)
2014年7月,陳傑辭去《新京報》攝影部主編一職,回到一線做攝影記者。此後兩年,他的行程達到30多萬公里,做了大量重大環境問題的報道。在他眼中,調查報道如何應對禁區?什麼才是新聞業的核心價值?深度君經授權轉載陳傑在“一席”的演講實錄(較原文有刪減),一起聽聽他的心得。
在福島核事故5周年之際,深度君分享了日本記者的報道經驗,而經歷了“東方之星”沉船事故、天津爆炸等重大突發事件的中國記者也在反思:如何判斷新聞的重要性?如何在突發新聞發生時做好及時報道和深度報道?
追查社會權力分配與運作,拷問重大事故背後的利益與責任,關心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個體命運——任何時代,深度報道都有其存在的意義。
RUC新聞坊的夥伴們特此邀請八位人大新聞學院新聞系的老師推薦他們眼中2015年印象深刻的深度報道,看他們如何解讀新聞價值。點擊文章標題即可查看報道原文,大家還可在文末點擊微信版,即可選出你們最青睞的深度報道哦!點擊文末鏈接,也可查看深度君為您總結的2015全球優秀調查報道。
2015年,眾多調查報道以翔實的數據、獨到的信源、嚴密的邏輯分析展開問責,克服惡劣環境,挖掘社會真相。深度君梳理全年優秀的調查報道故事,帶你總結回顧亮點之處,看他們是如何以好故事探問“高牆”的。
在官方管制下, 近年來中國大陸的調查報道低迷,但天津爆炸悲劇顯示了新聞人蘊藏的專業精神未死。爆炸發生後幾小時,紙媒和網絡媒體已聚焦關鍵的問題, 在同行競爭中接力逼近真相。四天媒體調查的概觀,還原記者是如何查閱公開信息、政府文件、衛星照片,配合現場採訪, 力圖從碎片中探索真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