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llaPaul
报道亚洲 | 勇气与安全——女性记者调查经验谈
|
“迄今为止,我的每一次在外调查都会遭到骚扰——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觉得,因为我是女性我就会被他们吓倒。”今年的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印度自由记者Stella Paul道出了女性调查记者的心声——相比异性同行,她们在工作中会遇到更多危险和挑战。 Paul今年刚获得由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颁发的“新闻勇气奖”,对于女记者在调查中可能遇到的性骚扰和人身安全威胁,她有何应对经验?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8a%a5%e9%81%93%e4%ba%9a%e6%b4%b2/page/2/)
“迄今为止,我的每一次在外调查都会遭到骚扰——尽管形式有所不同。(可能)很多人觉得,因为我是女性我就会被他们吓倒。”今年的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印度自由记者Stella Paul道出了女性调查记者的心声——相比异性同行,她们在工作中会遇到更多危险和挑战。 Paul今年刚获得由国际妇女媒体基金会颁发的“新闻勇气奖”,对于女记者在调查中可能遇到的性骚扰和人身安全威胁,她有何应对经验?
卧底调查,一直是新闻学者与媒体争论的新闻伦理热点。记者何时才应采取卧底手段,又如何做好卧底暗访?蒙古电视台突破禁忌、暗访同行,印度Cobrapost总结卧底小贴士,两家媒体的分享或能为你指点迷津。
传统的新闻团队通常包括编辑、记者、设计师、摄影师等角色。但为了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调查报道,各大媒体开始纷纷转型,为自己的新闻团队补充数据专家。如何管理和激励一支有数据意识的调查团队,把报道做得更好呢?三位资深数据大牛在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分享了她们的经验。
少数族裔与边缘群体,两者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不同的社会,这两者的声音也常被不同程度地忽略。来自泰国和印度的自由记者——Prangtip Daorueng和Stella Paul长年关注少数族裔与边缘群体议题,美联社驻缅甸记者Esther Htusan自己便出身于少数族裔,在各自族裔众多,民族矛盾繁生的国度里,她们为何关注这些群体,又如何报道他们的困境与挣扎?
对《波士顿邮报》前“聚焦”调查小组编辑Walter V. Robinson来说,“新闻最基本的技巧——从19世纪到20世纪、21世纪从未改变过——就是与人交谈。”Robinson带领“聚焦”小组揭露天主教神父性侵黑幕,经奥斯卡获奖影片《聚焦》扬名全球后,仍受“新闻的召唤”在高校任教、向各地记者传授心得。在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Robinson与深度君分享了聚焦报道背后的故事,调查报道的技巧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如果记者早点开始质问疫苗的选择,或许能引导公众进行更深入的讨论,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健康报道为何重要?从对一场逾期了17年尚未完成的“全球根除小儿麻痹症运动”的研究,前世卫发言人Thomas Abraham给出了答案。
全球顶尖调查记者在用哪些工具做数据新闻?深度君为你整理了他们在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的分享——从数据挖掘、数据清洗到可视化呈现一应俱全。
善用政府公开数据,是调查记者的必备技能。这次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今年的普利策奖得主、美联社记者Martha Mendoza跟与会记者分享了她从多年调查经验中总结出的一份美国各类政府公开信息平台清单,并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这些平台搜信息、挖故事、做调查。
“数据新闻对我来说,核心永远是故事。”在第二届亚洲深度报道大会上,深度君邀请到了英国《卫报》的数据项目编辑 Helena Bengtsson,伊利诺伊大学奈特企业与调查报道项目教授 Brant Houston,以及前路透社香港分社数据新闻编辑 Irene Liu。三位资深数据记者坐而论道,畅谈数据新闻的过去和未来。
从冗杂的信息中抽丝剥茧、理出扣人心弦的故事是调查记者的目标,而完成这一目标需要整个调查团队的通力合作,也需要有人在队伍中统领全局、运筹帷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