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报道技术
如何报道性骚扰/性侵案件?来自三位女性记者的建议
|
报道性骚扰/性侵案件面临很多困难,由于当事人的证言往往缺乏其他证据佐证,被指控人常常会采取法律行动进行回击。同时,采访幸存者时技巧也尤其重要。如何获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让出街后的报道无懈可击?三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记者分享了她们的报道经验。
全球深度报道网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8a%a5%e9%81%93%e6%80%a7%e9%aa%9a%e6%89%b0/)
报道性骚扰/性侵案件面临很多困难,由于当事人的证言往往缺乏其他证据佐证,被指控人常常会采取法律行动进行回击。同时,采访幸存者时技巧也尤其重要。如何获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让出街后的报道无懈可击?三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女性记者分享了她们的报道经验。
来自中国、法国和印度的三位在调查性暴力案件方面颇具经验记者,分享了她们的调查技巧:与受害者(幸存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同时,又要保持客观性,对信息进行多方求证;不要忽略男性目击者的意见;谨慎选择采访和报道时的措辞;直到最后一刻,受访者的同意都至关重要……以及「性侵与性无关,它只与权力有关」。
性暴力报道曾在很长时间里得不到重视,常被人们与花边新闻混为一谈,无法成为特定的新闻报道领域,记者们也普遍缺乏相关领域的报道经验。但成立于 2008 年的法国调查媒体 Mediapart 在这十多年中,通过多篇专业、扎实且富有人文关怀的调查报道,让性暴力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议题。全球深度报道网法语编辑 Marthe Rubió 专访了 Mediapart 的资深记者 Lénaïg Bredoux 和 Marine Turchi,与她们一起讨论了媒体应该如何报道性侵案件。
在全球深度报道大会上,我看见一种严肃的、基于专业调查的性侵/性骚扰报道的力量是可以很大的,而在世界各地都有我们的同行、尤其是女性同行,正在为此努力。
针对性骚扰/性侵的报道并不算「新」,但在2017年 #MeToo 运动席卷全球后,针对这类事件的调查报道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由于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和社会文化的压力,报道这类案件并不容易。如何为故事找到扎实的证据?如何在采访过程中避免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如何突破社会文化的限制,扩大报道的影响力?
7月8日晚,独立记者黄雪琴在网易“人间theLivings”平台发布调查性报道《她曾以为自己能逃开教授的手》,揭露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青年长江学者张鹏多年来持续骚扰女学生和女同僚,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强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