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mate Change in Asia
氣候變化有多烈:可視化、數據和教學指南分享包
|
11月30日即將召開的巴黎的氣候大會繼續劍指碳排放,氣候變化再成焦點。氣候變暖的影響有多大?未來發展的趨勢如何?究竟誰是變暖的始作俑者?全球為氣候變化花的錢都去了哪兒?深度君整理一系列數據可視化和信息圖,告訴你正在發燒的地球燒度幾何。另有製圖數據分享、手把手氣候可視化指南。讓我們一起數讀氣候。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95%B0%E6%8D%AE%E5%8F%AF%E8%A7%86%E5%8C%96/page/10/zh-hant/)
11月30日即將召開的巴黎的氣候大會繼續劍指碳排放,氣候變化再成焦點。氣候變暖的影響有多大?未來發展的趨勢如何?究竟誰是變暖的始作俑者?全球為氣候變化花的錢都去了哪兒?深度君整理一系列數據可視化和信息圖,告訴你正在發燒的地球燒度幾何。另有製圖數據分享、手把手氣候可視化指南。讓我們一起數讀氣候。
自從十八屆五中全會公報允許普遍二孩政策以來,各界輿論紛紛,而計劃生育和二胎政策的影響分別是什麼?放眼世界,中國的生育率水平幾何?深度君精選全球生育率及其影響的數據圖和可視化案例,推薦可視化簡易做法、工具、代碼,看看介紹動手學起來吧。
用可視化地圖展示數據直觀好看,但工作量很大——除了建立數據採集標準、維護龐大的數據庫,還需要確定數據的衡量標準,考慮調整因素等。上述每一步都要避免跌入“陷阱”,因為一旦漏算現實條件,結果有誤,就會誤導讀者。深度君搜集經典案例,幫你找到數據新聞的標準所在。
只聽說過政府監聽民眾,沒聽說過政客反被“監聽”?數據的威力到底能有多大?有丹麥記者突發奇想“偷窺”政客,還做成了好玩的可視化作品,並斬獲大獎。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搜集數據又是怎麼玩轉可視化?深度君帶來獨家解讀。
數據可視化作品,並非數據+可視化這麼簡單.好作品既要事實精確、有深度,也需要提升傳播效率和提供好的閱讀體驗。那麼怎麼做才能挖掘數據價值、適應讀者需求,同時展示新聞內涵?深度君挑選了八個全球各地的可視化作品,供您取其所長。
在大數據和新媒體時代,數據變得越來越重要,這次深度報道大會更是深刻地印證了這一點。大會彙集了許多前沿的數據分析思維、技術和工具,為從事深度報道的記者們提供了新的調查視角和途徑。
地圖是可視化數據的好幫手,深度君這次就為你搜羅了地圖可視化的入門指導、進階教授如何使用Google Maps做數據可視化的網站,以及兩個以地圖為基礎的可視化新聞作品範例。看下面的介紹開始試試吧!
為紀念柏林牆倒塌25周年,萊布尼茲社會科學院(the Leibniz Institute for Social Sciences)收集了90年代初至2012年間東德人和西德人對15個問題的看法,涵蓋墮胎、教育、社會不平等、愛國主義等問題,繪製了德國人觀念的變遷和東西德人之間仍然不小的鴻溝。
又到了年末各大網站送溫暖、刷人品的時節,深度君精選新鮮出爐的調查工具盤點、溫情不煽情的醫院公益廣告,更有《紐約時報》大牛吐槽無節操的數據統計和《德國時代周報》年度數據可視化大賞。2014年的精彩,盡在本周數據新聞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