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Uber軟件工程師學可視化 | 數據新聞精選

本周的“數據新聞精選”欄目將為你分享整理好的數據源,讓Uber的工程師帶着你,做專業的數據可視化;另外,兩名數據新聞愛好者想象了一下數據新聞未來的發展趨勢,並總結出數據新聞未來所可能演進出的三種形態。

美國中期選舉進行時,是什麼阻止了選民投票?| 數據新聞精選

當地時間11月6日,美國中期選舉投票日,民眾對上任兩年的特朗普政府是否買賬,餘下兩年任期里國內外政策走向如何,都將從此次選舉中看出些眉目。冬天將至,印度莫迪政府早前提出的應對霧霾措施能否起效?印度民眾和健康專家都在拭目以待。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分享兩則可視化報道:《華盛頓郵報》分析美國投票難問題,Bloomberg聚焦印度霧霾危機。

參會筆記:去首爾提升數據新聞技能

第三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10月5至7日在韓國首爾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名媒體人參加了這次大會。除了主題發言外,大會共舉辦了54場小範圍的討論和培訓活動,上下午有兩段時間,同一時間安排六場活動。由於分身無術,只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場次去聽,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怎麼用可視化講好泰國少年被困洞穴的故事? | 數據新聞精選

2018年7月,泰國少年足球隊在清萊被困洞穴的新聞牽動國際社會的心。12個男孩與他們的教練在山洞中被困17天,救援難度極高,各國都派出了精英潛水隊前往參與救援。本周的數據新聞精選將給讀者分析BBC、《紐約時報》等媒體所做的可視化作品的優劣,同時,也看看Al Jazeera如何把全世界穆斯林前往麥加朝覲的活動呈現在一個可視化作品裡。

數據新聞好不好 內行教你看門道 | 數據新聞精選

一個數據新聞的誕生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其最終達至受眾的效果,卻難以觀察,也不如社交媒體和短視頻那樣容易變現。本期數據新聞精選談談評估數據新聞的幾點準則,以及透過路透社的可視化報道,了解上周老撾大壩坍塌事故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