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page Top Story
九份趣味簡報 無死角掌握數據新聞動態
|
Giuseppe Sollazzo是一名數據專家,致力於開設公開數據訓練營,分享關於數字媒體和數據新聞的趣事。由於讀者們有強烈願望獲得數據新聞閱讀清單,他便列出了一份自己經常閱讀的新聞簡報名錄,作者不乏在《華盛頓郵報》、Buzzfeed等出色媒體數據新聞項目工作過的資深記者和編輯。如果你是數據新聞愛好者,一定不要錯過。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95%B0%E6%8D%AE%E6%96%B0%E9%97%BB/page/8/zh-hant/)
Giuseppe Sollazzo是一名數據專家,致力於開設公開數據訓練營,分享關於數字媒體和數據新聞的趣事。由於讀者們有強烈願望獲得數據新聞閱讀清單,他便列出了一份自己經常閱讀的新聞簡報名錄,作者不乏在《華盛頓郵報》、Buzzfeed等出色媒體數據新聞項目工作過的資深記者和編輯。如果你是數據新聞愛好者,一定不要錯過。
不論規模大小,越來越多的新聞機構已意識到數據報道的重要性,及其背後蘊藏的技術、時間等各種成本。對於預算和人手都十分有限的小型媒體機構而言,數據新聞是否值得投入?若答案為肯定,又有哪些路徑可循?
調查報道在當今的新媒體環境下面臨諸多挑戰,政策邊界以外,在新技術引爆多樣化媒介形態的市場中所面臨的價值回報與自身可持續發展問題,都成為當下機構縮減調查報道板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還有研究顯示,調查記者從業人數在近六年來大幅下降。針對現狀,全球優秀的傳媒機構認為,新媒體時代調查報道既面臨挑戰,也迎來機遇。
如果忍耐也有競賽的話,費德勒毫無疑問能稱冠。他不像納達爾那樣年僅十九就奪得法網冠軍,強勢贏得球迷的關注;也不像安德烈·阿加西,要歷經十年而磨一“冠”。費德勒帶有典型瑞士人的優點:忍耐、謙遜和努力。這篇文章“20 Years, 20 Titles”將用數據分析費天王職業生涯里,所有ATP世界巡迴賽的成績,告訴你為什麼他是這個時代的網壇之王。
前有BBC中國主編Carrie Gracie因男女薪酬不均辭去中國的職務,後有《金融時報》報道的一個怪象:Hugo Boss,Dana等六家企業在向英國政府提交男女薪酬差異數據後,在公開系統里反覆修改,把男性薪酬高於女性這一事實,改成女性薪酬更勝一籌,就連負責管理這個系統的政府衛生部門也是如此。
美國當地時間1月22日,為嘉獎利用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行報道而設立的菲利普·邁耶獎揭曉,《芝加哥論壇報》揭開藥品安全網缺口的報道斬獲2017年頭獎,ProPublica對破產保護政策中種族差異的揭露,以及巴伐利亞廣播公司與《明鏡周刊》合作的、有關德國房地產市場上歧視外國人的報道分列二三位。
對很多調查記者來說,政府網站是他們對一些關於公眾利益問題(比如地方規劃、發展和支出等)進行調查的起點和數據來源。不過除此之外,還有一些記者或者新聞機構建立的“民間數據庫”,也能幫你在調查時找到數據,比如本文這份清單。
隨着科技不斷拓寬數據設計的邊界,數據可視化領域也在不斷改變,新設備、新技巧對可視化專家們提出了新的挑戰。Lena Groeger是ProPublica的調查記者和可視化開發人員,攜手《金融時報》數據可視化記者Jane Pong,她們在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分享了數據可視化的七大趨勢。
運用數據或技術能給調查報道帶來線索、提供思路、實現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讓兩者為故事服務。對此,“數據工場”的數據新聞編輯陳羽萱從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得到不少體會。
2017年12月4日,南加州洛杉磯北部遭遇大火肆虐,約62,726公頃土地被燒焦。火災在加州頻繁爆發,但並沒有燒滅近年來移民加州的熱度、快速走高的房價。本周數據新聞將詳解自然災害與國際化大都市房價的關係,並介紹一個數據可視化的“簡易百科”,順便聽聽技術流怎麼理解數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