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員故事
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用互動漫畫揭示重金屬污染的危害
|
全球深度報道網成員、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 一直在調查重金屬污染問題。那些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受害者到底經歷怎樣的厄運?他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有怎樣的遭遇?在最新發表的系列報道中,Convoca 選擇以互動漫畫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96%b0%e5%86%a0%e7%96%ab%e6%83%85/page/3/zh-hant/)
全球深度報道網成員、秘魯調查媒體 Convoca 一直在調查重金屬污染問題。那些血液含鉛量超標的受害者到底經歷怎樣的厄運?他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又有怎樣的遭遇?在最新發表的系列報道中,Convoca 選擇以互動漫畫來講述他們的故事。
地理空間技術不僅可以用於遏制疾病爆發、幫助政府和醫療專家應對疫情,也有助於預防大規模流行病的爆發。地理空間技術是如何在非典、瘧疾、到 H1N1、寨卡等流行病爆發中發揮作用的?
美國大選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進行,特朗普確診新冠的「十月驚奇」之後,兩位候選人究竟誰能勝出?日本首相繼任者確定,上任後的菅義偉又將面臨怎樣的挑戰?中國近4000家A股上市公司發布了半年報,新冠疫情對業績帶來了多大衝擊?數據新聞是如何對這些議題進行回應的?全球深度報道網為你精選了9月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報道。
8月,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超過2000萬,死亡超過73萬人。公共衛生危機引發的一系列與生活息息相關的社會問題仍在不斷發酵,諸如航空業收到重挫、秋季學期開學窘境等等;而在中文互聯網中,各個平台「叫停吃播」的舉措也引發了人們對網絡內容生產與消費取向的思考。數據新聞又是如何結合數據與視覺來生動展現這些議題的?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8月值得一讀的數據新聞。
隨着數以千計的關於新冠疫情的虛假信息被事實核查機構揭穿,調查記者們正在將焦點轉向這些虛假信息的製造者和支持他們的資金。在這篇採訪中,七名記者分享了12種調查虛假信息來源的工具和方法。
在接受全球深度報道網的採訪時,六位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攝影記者為我們描述在拍攝新冠疫情時,他們應對隔離禁令、拍攝限制及技術問題的創造性方法:從用投影機投射死者肖像、到用 Zoom 軟件進行截圖等等。
在全球新冠確診人數達到1000萬的43天後,這個數字翻了一番,突破了2000萬。《紐約時報》分析了旅行模式、隱性感染和基因數據,反思疫情在美國如何走向失控的。而除此之外,也有媒體關注到疫情中的不平等——高薪行業在家辦公的比例遠高於低薪行業,白人社區的核酸檢測效率要遠高非裔社區;與此同時,中國南方暴雨、高考頂替事件等話題也在互聯網上引發熱議。數據能如何回應這些話題?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過去一個月不可錯過的數據新聞。
世界上多數國家已經封關好幾個月了,我們仍然很難說清新冠疫情究竟對新聞業造成了怎樣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受眾對於優質可靠信息的需求度變得前所未有的高漲,這對於新聞媒體來說,是一個與受眾建立持久關係的良機。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持續增加,於6月底突破一千萬。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我們可能需要開始學習如何與病毒共存了。在六月,除了全世界範圍內對種族歧視的抗議浪潮,還有更多的議題進入數據記者的視野:停工減薪的失業潮中,階級固化與貧富差距將會使社會進一步分裂嗎?居家辦公的過程中,女性是否又被迫回到了負擔所有家務的傳統角色中?人類社會停擺導致的各種排放物減少,對於自然環境是否反而是件好事?
Katherine Eban 是《名利場》的撰稿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她已經撰寫了三篇重磅調查報道。不過,她並沒有使用什麼高科技調查工具,反而是回歸最原始的紙和筆,還有不怕被人拒絕的精神,「只要對方不明確拒絕,你們就有建立聯繫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