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箱
你最喜歡的新聞工具是什麼?我們採訪了8位調查記者
|
合適的新聞工具會讓記者事半功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調查記者,分享了他們今年最喜歡的新聞工具,內容包括數據庫、寫作工具、開源調查工具、網頁監測工具等等。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96%B0%E9%97%BB%E5%B7%A5%E5%85%B7/zh-hant/)
合適的新聞工具會讓記者事半功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邀請了來自世界各地的8名調查記者,分享了他們今年最喜歡的新聞工具,內容包括數據庫、寫作工具、開源調查工具、網頁監測工具等等。
最近幾年,經過處理過的虛假圖片和將真實圖片混雜虛假信息以誤導受眾的情況,正變得越來越普遍。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會介紹 Photo Sherlock、TinEye 等幾款免費工具,手把手教你追查網絡圖片的來源、驗證圖片的真偽。
一直以來,我都苦於找不到一款適合記錄靈感的輕量筆記應用,直到我遇見了 flomo。它是隨性的和私密的,在上面記筆記就感覺像是在和自己對話,而許多選題的靈感,都會在這樣的時刻發生。
對於新聞工作者來說,每天閱讀大量信息是必不可少的功課。但這些信息不僅來源多樣,所在的平台也非常分散。有沒有一款應用,可以讓我在一個地方閱讀完所有的需要的資訊?Mailbrew 就是這樣一款應用,它可以讓你在一封自定義新聞信中添加不同類型的多個消息源,並支持以天、周、月等周期定時投遞。
美國大選終於塵埃落定,在這次選舉中,各家媒體是如何用可視化即時呈現選情的?身處美國之外的我們,又能通過什麼樣的角度觀察這次選舉?北半球進入冬季,許多國家的疫情又開始出現反覆,各國政府的應對政策真的有效嗎?疫情之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又發生了哪些變化?全球深度報道網精選了11月值得一看的數據新聞。
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要如何判斷媒體上的信息,尤其是外媒的信息是否可信?藉助 Nobias,你可以快速了解到一間媒體、甚至某篇文章的傾向性、可信度,以及文章的閱讀時長;此外,它還可以生成一份「閱讀報告」,讓你了解你平常經常讀的信息是來自哪種傾向的媒體。
新聞信產品 theSkimm 的成功,激勵了不少創作者。但作為一個毫無代碼知識的寫作者,如何才能製作一份自己的新聞信,並且從中獲利?也許 Revue 正是你要找的產品。它強大的信息採集功能和易用的互動編輯器,讓製作新聞信和打字一樣簡單。
身為記者,搜集和整理資料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面對繁雜而碎片化的信息,Diigo 提這個集文檔標註、書籤管理和大綱筆記於一體的工具,可以大大簡化你搜集、整理和分析資料的過程,讓你在短時間內打造條理清晰的個人知識庫。
有人調侃說,互聯網的記憶只有七天。時間一過,哪怕再熱門的新聞最後也會變淡,想要追蹤新聞後續更是難上加難。「後續」的出現解決了這一需求,它不僅可以提醒你新聞事件的最新進展,還會以時間線的方式展現新聞的完整脈絡。
想要進行有效的線上調查,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將你在不同地方搜集到的信息拼湊在一起,形成一張相對整全的圖景。那麼,如何找到散落在不同地方的信息呢?這篇文章將為你介紹多款工具,涉及搜索電郵地址、用戶名或其他信息,以及保護你自己的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