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
新書速遞 | 互聯網時代新聞媒體所面臨的挑戰
|
本期推薦兩本新聞業的新書,集結了全球新聞人對互聯網時代中業界所面臨挑戰的思考,涵蓋了法律、政治、科技及社會等角度。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6%B7%B1%E5%BA%A6%E6%8A%A5%E9%81%93/page/10/zh-hant/)
2017年數據新聞獎近日揭曉入圍名單。阿根廷《民族報》報道《檢察官之死》聚焦前檢察官阿爾貝托·尼斯曼因調查阿根廷與伊朗政府高層而神秘死亡的案件,調動120多人的志願者團隊聽取四萬多條電話監聽錄音,從中抽絲剝繭還原涉案權貴的攻守同盟,入圍競逐“最佳數據調查獎”。這個涉及龐大數據的調查項目如何展開?其中的挑戰和亮點又在何處?
兩個月來引發社會關注的山東聊城“辱母傷人案“以及對當事人於歡的司法程序近日又有最新進展,媒體的窮追不捨功不可沒,而不斷完善的司法公開制度也有助於公眾了解事實真相。本文為你介紹媒體如何善用公開的法庭判決信息來做深度報道。
儘管這份報道對於推動當局治污的影響尚有待觀察,但它與越來越多類似的環境故事一道——見於印度媒體IndiaSpend、第三極項目等——揭示了公開數據以及運用多媒體記錄與展示環境實況在此類報道中愈發重要的作用。
Marcela Turati是一名屢獲殊榮的墨西哥調查記者。她關注墨西哥的毒品戰爭、移民、童工及其他弱勢群體的問題,對新聞業進步充滿希望,也會對媒體集團的弊端直言不諱。以下Media Power Monitor對Turati的專訪,帶你走近這位能力與膽識兼備的女記者。
5月4日,《華爾街日報》亞洲經濟版編輯Tom Wright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作調查報道講座。Wright以他主導的馬來西亞“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基金盜用”系列調查為例,講解調查方法,分享成功調查的關鍵。
每年的5月3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設立的世界新聞自由日。2017年的這一天,全球深度報道網(Glob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etwork)榮獲其第一個新聞獎項——“Difference Day Honorary Title for Freedom of Expression”(捍衛言論自由榮譽獎)。
在地方政府支出中尋找線索,是許多信息申請成功案例的常用手法。最近的一些例子顯示,政府支出中有許多信息尚待挖掘,包括信用卡費用、工資、退休歡送會,甚至是泄密調查的費用。
美國當地時間4月29日周六,特朗普將迎來執政第一百天。在這三個多月里,圍繞他的個人歷史、行事風格及政治手段等方面的種種爭議,為他向來厭惡的“敵人”——新聞媒體,帶來了豐富的調查選題。
對於GIJN成員來說,2017年的第一個季度是忙碌的:他們有的摘得普利策,有的成功眾籌資金,有的開發了新的應用軟件……同時,一些新的合作項目也在進行中。來看看各地的GIJN成員近期在調查報道上所作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