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特稿 是為了探尋呈現深度複雜事實的多種報道方式

李薇介紹,她的研究對比分析以普利策特稿獎作品為代表的美國特稿和“中國式特稿”,其根本目的是使中國新聞工作者熟悉美國新聞界將文學敘事技巧與新聞功能較好融合的經驗,更清楚地辨別文學與新聞的界限,更好地利用文學為新聞服務講好中國故事。

特稿之旅:一個新聞故事的誕生

以文學性強的敘事,講述關乎公共利益的故事和問題,並最終抵達某層終極意義——在前《南方周末》特稿記者葉偉民看來,這是新聞特稿的三大核心指向。特稿在中國有何特殊的歷史背景?特稿如何取材、確立主題,如何採訪,是否有寫作技巧可循?本文中,從個人經驗出發,葉偉民分享了優秀的新聞特稿是如何寫成的。

劉萬永:優質調查報道需工匠式雕磨

做好調查報道的關鍵品質是什麼?中國青年報深度調查部主任劉萬永的答案是:需要像工匠般持之以恆、精雕細琢,把工作做到極致。除了扎紮實實的調查,沒有捷徑可走。如何在報道中煉就“工匠精神”?有哪些報道經驗值得借鑒?請看深度君經授權轉載的《青年記者》(6月上)的文章,原題為:《劉萬永:用工匠精神做優質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