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報道技術
924 字的調查報道獲得了50萬讀者,如何在智能手機上講故事?
|
挪威媒體 VG 以精鍊字句配以圖片、影片及手機通訊串流視頻,呈現了一樁錯綜複雜的跨國 Tinder 詐騙案,取得了超過兩百萬的閱讀量。巨大成功的背後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7%A7%BB%E5%8A%A8%E6%8A%A5%E9%81%93/zh-hant/)
現實中,Shimon Hayut 是一名因盜竊、偽造文件、詐騙等罪行,而被以色列警方通緝多年的逃犯。在約會程序 Tinder 上,他卻自稱是以色列“鑽石大王”列弗・里維夫(Lev Leviev)的兒子“西蒙・里維夫”(Simon Leviev)。(來源:VG)
挪威媒體 VG 以精鍊字句配以圖片、影片及手機通訊串流視頻,呈現了一樁錯綜複雜的跨國 Tinder 詐騙案,取得了超過兩百萬的閱讀量。巨大成功的背後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視頻剪輯的核心問題,更多應在於敘事而非技術。”繼移動報道工具箱分享後,資深記者、電視製作人Ivo Burum這次介紹運用智能手機進行視頻製作實用工具與手機應用,並講解視頻敘事的注意事項與技巧。
全球深度報道網現榮譽奉上新專欄“移動報道”(“Mojo Workin’”),由資深移動報道專家Ivo Burum介紹最新的技術、貼士和工具。這個專欄將會助你輕鬆應對移動報道。
在移動報道專欄“調查視頻拍攝”系列的前兩篇文章中,澳大利亞記者Ivo Burum分別探討了策劃拍攝項目與視頻鏡頭語言的問題。最後一期的主題,是拍攝採訪的技巧和處理音效。
“移動報道”專欄又和大家見面了!資深移動報道記者Ivo Burum將帶大家進入“講故事的人”的角色,分享一個視頻形式的調查故事是怎樣煉成的:如何構思主題、確立焦點、制定拍攝計劃,以及如何在拍攝與製作過程中始終聚焦你的調查。
過去,記者要在新聞事件現場做多媒體報道,需要一整車廂的設備。現在有了數字技術,僅僅需要一部智能手機,以及一些配套裝備,記者就能夠製作精良的音頻和視頻作品。
進入數碼時代,有智能手機,就能快速記錄實時事件。第二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上,澳大利亞記者、Burum Media創始人Ivo Burum將主講移動新聞工作坊,介紹常用工具,教你如何在緊急時刻作記錄、講好故事。
有了手機,也能成半個記者?在移動技術發達的今天,一部會攝像的手機就能幫你及時傳輸網絡平台、報道突發,成為公民記者的利器,但新聞人的作用在哪裡?資深媒體人告訴我們 “智能手機永遠無法替代專業攝影機,也不能取代老練的視頻記者,但它能為記者所用,在最需要的時刻即時記錄眼前發生的事件。”新聞人能推動移動報道逐漸走向生產、發布、消費一體化。深度君經Journalism.co.uk授權,編譯,為你解析媒體採用移動報道的最新策略和趨勢、新聞人需要掌握的技巧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