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深度報道大會
參會筆記:去首爾提升數據新聞技能
|
第三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10月5至7日在韓國首爾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名媒體人參加了這次大會。除了主題發言外,大會共舉辦了54場小範圍的討論和培訓活動,上下午有兩段時間,同一時間安排六場活動。由於分身無術,只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場次去聽,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7%BA%BD%E7%BA%A6%E6%97%B6%E6%8A%A5/zh-hant/)
第三屆亞洲深度報道大會10月5至7日在韓國首爾召開。來自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400名媒體人參加了這次大會。除了主題發言外,大會共舉辦了54場小範圍的討論和培訓活動,上下午有兩段時間,同一時間安排六場活動。由於分身無術,只能挑選自己有興趣的場次去聽,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除了險撞天壇大佛這種極少數情況可能被遊客捕捉到以外,媒體都是如何發現這些航空相關事故並跟進報道的呢?全球深度報道網再次整理資源庫中與航空交通有關的網絡搜索工具,以饗讀者。
4月2日,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公布了年度IRE大獎的獲獎名單。IRE於1979年設立,嘉獎最出色的調查性報道。6月16日,2018年IRE大會將於佛羅里達州的奧蘭多開幕,頒獎典禮也將同時舉辦。
運用數據或技術能給調查報道帶來線索、提供思路、實現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讓兩者為故事服務。對此,“數據工場”的數據新聞編輯陳羽萱從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得到不少體會。
數據可視化並非今日才有,五六十年代的《紐約時報》已經出版了大量類似的作品,作為插圖的一種。另外,本期數據新聞精選還會看看印度的嫁妝問題有多嚴重。
英國數據可視化專家Andy Kirk一直關注該領域的最新進展,每月及每半年都會總結當期值得關注的人物、文章、項目等。他最近就發表了2017上半年最新的數據可視化動向。
本期數據新聞精選將分享美國互聯網專家對電視新聞節目進行內容分析的可視化成果,而正在熱播的第七季《權力的遊戲》也成為互動新聞的主題。
全球數據新聞調查(Global Data Journalism Survey)初步統計結果顯示,數據新聞從業者是一支年輕、專業背景以新聞學為主的隊伍,他們普遍認為數據增強了新聞的嚴謹性。
“數據新聞不能止步於‘半真實’,只要哪怕一丁點失實都是不可承受之錯。” 《紐約時報》數據記者Robert Gebeloff如是說。當數據與新聞結合,有哪些陷阱可能會導致報道失實,記者又該如何避免?Gebeloff在歐洲調查新聞與數據報道大會上分享了經驗。
本周數據新聞精選將分享三個數據可視化項目,分別描繪了全球難民移動的真實情況,美國家庭普遍面臨的收入不穩定狀況,以及美國個稅等級數量一百年來的變化。另外還會介紹2017版增加了數據新聞一章的美聯社記者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