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方法
如何調查暗網和網絡犯罪?
|
任何在數字領域實施的犯罪活動,都可以歸入網絡犯罪的範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黑客行為,還包括販賣兒童色情製品、盜竊源代碼等等。如何對這類犯罪活動進行調查,CNBC 記者 Kate Fazzini 撰寫了這份指南。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8%B0%83%E6%9F%A5%E6%8A%80%E5%B7%A7/page/2/zh-hant/)
任何在數字領域實施的犯罪活動,都可以歸入網絡犯罪的範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黑客行為,還包括販賣兒童色情製品、盜竊源代碼等等。如何對這類犯罪活動進行調查,CNBC 記者 Kate Fazzini 撰寫了這份指南。
“胳膊下的文件夾”、利用可視化思維進行在線調查、激將法、請外地同事代為提出採訪……面對棘手的調查,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們最常用的突破技巧。
全球各地的深度報道記者正在面臨著不同方面的挑戰,包括但又不限於法律風險、網絡安全和媒體業務的可持續發展等等。為了更好、更全面地協助世界各地的深度報道記者和數據新聞從業者,我們在今天推出了“GIJN 諮詢”(GIJN Advisory)服務——這是一項深度諮詢服務,會由相關的行業專家根據媒體的具體需求,提供經營策略建議、網絡安全培訓、工具使用指導、甚至法律支援等服務。
在美國國會騷亂髮生的同時,世界各地的開源調查記者們也迅速行動起來,抓取社交媒體帖文、將直播視頻錄下、並發起在線眾包項目……為日後進行深入調查積累素材。在這篇文章中,兩位資深記者以美國國會騷亂為例,和我們分享了對突發事件進行開源調查的十點技巧。
2018年,CNN 揭露了當時全球最大的 Black Lives Matter 臉書專頁竟然是一個由一群澳洲人偽造的。當時主導這次調查的記者蘇利文,在這篇文章中講述了他們是如何透過網頁存檔、域名調查工具和傳統的調查方法做到的。
因為疫情而出台的限制措施,讓外出採訪變得非常困難。待在家中有沒有可能繼續調查報道?答案是肯定的,最近 BBC 網絡調查專家保羅·邁爾斯開設了一個「大師班」,傳授了各種實用的開源調查工具實用方法和搜索技巧。
越來越多人將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平台從 Facebook、Twitter 轉移到了 IG(Instagram)。但 IG 的搜索功能非常難用,如果不知道一點搜索技巧,可能費了半天也找不到你想要的內容。為此,開源調查組織 OSINTCurio.us 的搜索專家特別撰寫此文,教你成為一個 IG 搜索大師。
“調查報道之所以廣受尊崇,勇氣是一部分,對專業主義的恪守和遵循則更為寶貴。”前《南方周末》特稿編輯葉偉民以他本人一次暗訪經歷為例,分享調查倫理、調查規劃及採訪突破的技巧。
在6月舉行的美國調查記者與編輯協會年度大會上,美國奧斯卡獎電影《聚焦》主角之一的原型、《波士頓環球報》記者Michael Rezendes介紹了13條與“線人”打交道的訣竅。全球深度報道網獨家發表中文版與讀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