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六年 最新普查剖析內地調查記者行業變化

在技術、市場、輿論環境等正快速改變着新聞生態的當下,中國國內的調查性報道現狀如何?調查記者分布於何處、待遇和處境有何變化?12月4日,一份題為《新媒體環境下調查記者行業生態變化報告》正式發布,通過分析全國性普查所得數據,探討當前國內調查記者的總體特徵、職業觀念和生存狀態。

中青報調查記者:做調查,學會析“信息”,選“角色”

做調查報道就像做一道數學題,用實證嚴密推理,用事實描述事實。如何才能有效分析信息、查找線索?暗訪中,如何合理選用“角色”突破阻礙?深度君經授權轉載微信公號“青年記者”(ID:qnjzbj)的分享,為你解析記者如何以“信息”和“角色”做好調查。

搜信息,助協作:數據檢索利器Aleph特色一覽

社會議題走向全球化,調查報道跨境協作也成新潮流,國際有組織犯罪和腐敗報道項目(OCCRP)開發的新工具Aleph就是協助跨境報道的利器。用戶可通過其上傳文件、共享、搜索、抽取關鍵信息。想了解Aleph的背景和特色?以下便是Aleph設計者Friedrich Lindenberg的設計心得。

攝影記者陳傑:跑一線,突禁區,優秀調查是這樣煉成的

2014年7月,陳傑辭去《新京報》攝影部主編一職,回到一線做攝影記者。此後兩年,他的行程達到30多萬公里,做了大量重大環境問題的報道。在他眼中,調查報道如何應對禁區?什麼才是新聞業的核心價值?深度君經授權轉載陳傑在“一席”的演講實錄(較原文有刪減),一起聽聽他的心得。

新京報調查經驗分享:調查報道如何做暗訪

不久前,新京報調查版推出的暗訪調查《京城地下賭局:一場牌莊家狂卷上百萬》一經刊發立刻引發廣泛關注,而且引起北京警方高度重視,警方表示正在開展調查,並將根據調查情況依法予以嚴厲打擊。

而這只是新京報深度調查部副主編張永生和他的調查組團隊眾多暗訪調查中的一角。從去年的天通苑地鐵口保護費、平谷盜金、微整形亂象等調查再到今年的朋友圈虛假廣告、莆田系醫院掘金技法、電商刷單等調查,都是新京報調查組的作品。他們如何把握暗訪調查報道的尺度、應對危險?如何看待做調查報道的意義?又是如何在調查報道中嘗試視頻元素的?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京報傳媒研究”(id:xjbcmyj)的對張永生的專訪,聽他講講做暗訪調查報道的那些故事。

張潔:《新聞調查》探尋事實真相二十年

央視《新聞調查》開播二十年,追查事實,問責權力,不少優秀調查成為業界標杆。什麼是真相?我們又該如何探尋真相?《新聞調查》製作背後有哪些趣聞和不易?深度君經授權轉載《新聞調查》節目第四任製作人張潔在南京大學的演講,為我們深度解析那些屬於“真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