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調查
商業調查報道要如何操作?
|
記者柳書琪以《中公教育巨額利潤消失之謎》為例,分享了如何在財報中發現商業調查選題、如何做採訪前案頭工作、如何突破採訪、在大量採訪素材中如何進行取捨、如何安排文章架構等問題。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E8%B0%83%E6%9F%A5%E6%96%B9%E6%B3%95/page/2/zh-hant/)
記者柳書琪以《中公教育巨額利潤消失之謎》為例,分享了如何在財報中發現商業調查選題、如何做採訪前案頭工作、如何突破採訪、在大量採訪素材中如何進行取捨、如何安排文章架構等問題。
野生動植物的走私正在破壞全球的生物多樣性並傳播疾病。這是一個國際性的議題,幾乎每個國家都可以參與調查。GIJN 的近期出版的一份關於調查野生動植物走私的調查指南,這篇文章從中選取了一些重要內容,包括如何獲取有關偷獵者的線索和報道、如何利用社交媒體協助調查等。
任何在數字領域實施的犯罪活動,都可以歸入網絡犯罪的範疇,它不僅包括了一些黑客行為,還包括販賣兒童色情製品、盜竊源代碼等等。如何對這類犯罪活動進行調查,CNBC 記者 Kate Fazzini 撰寫了這份指南。
在這篇文章中,來自《紐約時報》視覺調查團隊的三名記者,通過調查美國國會騷亂和非裔女性布倫娜·泰勒之死等案例,分享了他們是如何利用開源工具進行視覺調查的,同時,也分享了9點視覺調查的小貼士。
“胳膊下的文件夾”、利用可視化思維進行在線調查、激將法、請外地同事代為提出採訪……面對棘手的調查,來自世界各地的記者們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他們最常用的突破技巧。
很多記者沒有留意到,在瀏覽器的右鍵菜單的“複製”和“另存為”功能下面還有一個“檢查元素”的選項。但這個很少被記者使用的功能,卻可以從網站源代碼中挖掘出大量的隱藏信息。記者桑恩在這篇文章中分享了如何使用“檢查元素”功能,來協助你進行在線調查。
教學有方,學生調查也能比肩主流媒體報道,產生影響力。11月16日上午,在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的“數據與調查報道教學方法”研討會上,記者Paulette Desormeaux的分享提供了調查報道教學的一個成功範本。
今年11月,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在南非拉開帷幕。深度網重刊GIJN總監David Kaplan的回顧文章,分享深度報道大會如何從歐洲、北美髮端,逐步走向南美、亞洲,到現在第一次走進非洲大陸,以及全球性網絡構建對深度報道的意義。
5月4日,《華爾街日報》亞洲經濟版編輯Tom Wright在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作調查報道講座。Wright以他主導的馬來西亞“一馬發展有限公司(1MDB)基金盜用”系列調查為例,講解調查方法,分享成功調查的關鍵。
3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刺死辱母者》,獨家報道山東青年於歡刺殺侮辱其母親的催債人,被判無期徒刑。事件曝光後,多家新聞媒體及自媒體展開追蹤報道,揭開了民間高利貸和暴力催債黑幕,也激起今年最大的輿論風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