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調查
亞洲數據不好找?發散渠道,找准平台
|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據記者若無法找到想要的數據,從數據中挖掘故事也就無從談起。特別在亞洲,相對而言,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數據仍然不夠透明;同時,也因數據集的結構、格式不一致、不規範等問題,導致數據可用程度較低。亞洲的記者們應如何查找本地區的數據呢?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aaja/zh-hant/)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數據記者若無法找到想要的數據,從數據中挖掘故事也就無從談起。特別在亞洲,相對而言,很多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數據仍然不夠透明;同時,也因數據集的結構、格式不一致、不規範等問題,導致數據可用程度較低。亞洲的記者們應如何查找本地區的數據呢?
目前,越來越多媒體會報道正規科研機構發布的生命健康相關研究成果,這有利於提高公眾科學素養,值得讚賞。但是,誤讀研究結果,尤其是其中統計數據的情況仍不時出現,甚至連國際主流媒體都會犯一些讓專業人士哭笑不得的錯誤。
現代新聞報道總少不了各種數據,比如民意測驗、統計調查,以及大家耳熟能詳的GDP等經濟指標,各種百分比和變化幅度等更是反覆出現。提高統計素養,學會正確解讀數據,不僅是對記者專業的要求,也能讓讀者更好地理解數據背後的客觀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