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
數據可視化的七大趨勢 | GIJC17
|
隨着科技不斷拓寬數據設計的邊界,數據可視化領域也在不斷改變,新設備、新技巧對可視化專家們提出了新的挑戰。Lena Groeger是ProPublica的調查記者和可視化開發人員,攜手《金融時報》數據可視化記者Jane Pong,她們在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分享了數據可視化的七大趨勢。
全球深度報道網 (https://cnarchive.gijn.org/tag/gijc17/zh-hant/)
隨着科技不斷拓寬數據設計的邊界,數據可視化領域也在不斷改變,新設備、新技巧對可視化專家們提出了新的挑戰。Lena Groeger是ProPublica的調查記者和可視化開發人員,攜手《金融時報》數據可視化記者Jane Pong,她們在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分享了數據可視化的七大趨勢。
全球深度報道網是一家非盈利機構,致力於在全球範圍拓展深度報道的可能性。目前,它擁有來自68個國家的155個成員組織,每個組織都可獲得一票投票權。“大家對舉辦全球大會的熱情和宣傳力度都是史無前例的,”全球深度報道網的執行總監David E. Kaplan說。“這對於我們來說是一個健康的信號。大家積极參与,並且為共同拓展我們的全球聯繫網絡而出力。”
運用數據或技術能給調查報道帶來線索、提供思路、實現突破,但前提是,要真正做到讓兩者為故事服務。對此,“數據工場”的數據新聞編輯陳羽萱從全球深度報道大會上得到不少體會。
韓國官方發布了“世越號”沉沒的報告後,事故起因仍不明朗。坊間開始流傳真假莫辨的猜測,比如客運船是與潛水艇相撞而傾覆的;還有人猜測船員在航程中故意拋錨……然而真相呢?金成秀想,他一定要還原船體傾覆的全部經過,再現場景,把真實呈現與大眾。
四天時間、1,200多名記者、130個國家、280多名講者、100多場專題研討會和工作坊分享——規模空前的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在11月19日於南非金山大學順利閉幕。讓我們通過參會記者的鏡頭與社交網絡狀態,來回顧大會的盛況。
第十屆全球深度報道大會於11月16日在南非約翰內斯堡正式開幕。菲律賓媒體Rappler的多媒體經理Patricia Evangelista在開幕論壇上講述調查記者如何把人性注入數據。
明日(11月17日)的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從”曝光人口販賣和奴役勞工”開始。全球深度報道網資源中心提前發布了報道人口販賣議題的資源庫,供與會的全球130個國家的調查記者預熱。
2017年全球深度報道大會將首次走進非洲大陸,於11月16日至19日在南非首都約翰內斯堡拉開帷幕。歡迎全球調查新聞工作者前來交流業界問題,共推調查報道發展。
2017全球深度報道大會獎學金即日起開放申請。來自發展中或轉型國家的媒體人都有機會獲此獎學金資助,飛赴南非,與來自全球的深度報道及數據新聞大咖們面對面,學習最新調查技能,交流行業資訊,拓展業界人脈。